贵州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
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是贵州省年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是由贵州能源集团建设的“煤—焦—化—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多能互补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该项目自年12月21日正式动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
3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水城区老鹰山街道的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旋挖机、钻机、挖土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正在同时作业,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焦化事业部总经理江关喜告诉记者:“3月15日正式开始焦化项目的桩基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开展炼焦区域桩基施工,现有施工人员约人,旋挖机21台、钻机24台,现已完成焦炉本体桩基根。同步开展大车轨道、端台、间台、烟囱等施工。”
据了解,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由贵州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生产运营。项目总投资亿元,包含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并配套铁路货场专用线项目、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焦炭万吨、焦油8.7万吨、粗苯2.6万吨、硫酸2.9万吨、天然气1.86亿方、发电量83亿千瓦时,预计年产值75亿元。
“该基地是贵州能源集团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实施煤、电、气、化一体化产业的发展布局,落实‘富矿精开’,推进‘两个’联营,兼顾最大化盘活鑫晟煤化工资产,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在水城区老鹰山街道建设的多能互补煤—焦—化—电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毕远会介绍。
在项目资源利用上,基地的燃煤发电项目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供电煤耗.97克/千瓦时,优于行业标杆水平克/千瓦时;焦化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侧装超大容积捣固技术,利用全干熄焦、烟气及上升管余热回收、煤气精准加热等先进技术,将能耗降至.37千克标煤/吨焦,优于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千克标煤/吨焦,有效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此外,项目通过构建焦炭热量回收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氢气综合利用、焦化废水中水回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有效减少了燃煤发电项目启动锅炉、除盐水、制氢、制氮装置等设施投入,还同时实现每年为项目贡献经济价值约2.45亿元。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将水城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地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强化我省战略性基础性能源保障能力。”毕远会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