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真实假期生活曝光,看着看着就笑了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度过了一个半躺平的五一,大家休息得好吗:)

我和花时间特别默契,“又”没营业、果断停更哈哈,也不是不能更“勤奋”,只是每一个当下都很难得、独特,甚至连能自由出小区、城市里走走也很珍贵,就不着急必须说点啥了——

和家人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哪怕啥也不干,就挺好的。

小叶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五一作业”,其中一项有“刷碗”,哈哈,前两天忘了“打卡”,后面三天顿顿都刷,“疯狂补回”进度~

我这到了好久的阳光种植房,终于趁五一阳光明媚,开种了!

还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夜探莲花山公园”时光

发现我这俩娃不单是越长越像,他俩能玩到一起甚至“学”到一起的时候,也更多了!~

当然每天也必须有点不和谐,不过在往多一点“相爱”、少一点“相杀”的路上,我挺“窃喜”的,好像那些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去介入、帮助的游戏时刻,还有一直以来秉承的大原则,还是挺有效果的。

今天就来叨叨下吧,我觉得很多妈妈都远远比我有智慧,也欢迎你们在留言区多多“献计献策”,俩娃怎么更好地玩到一起、更多合作。

孩子们之间多点甜蜜,咱也少些内耗和撕扯呀:)

我自己总结的一个二胎相处核心原则呢,就是“促进合作”:

孩子并不总是对立的,如果他们能在“合作”中找到好处、获得乐趣的话,他们会特别愿意“结盟”,一起品味开心、胜利、有成就感的果实。

我把合作,大概归成了3类:

1、“一致对外”

——让两个孩子“一伙”,一起“对抗”大人,或者和大人“竞争”。

比如最比较常见的“打枪大战”、“枕头大战”,能特别好的转化俩孩子彼此的对抗,让他们一致对外。

之前也写过,小鱼儿是男孩嘛,特别喜欢拿枪“突突突”,有天他冲正在听音频的姐姐“突突突”,灯还晃到了小叶子的眼睛,直接把姐姐惹毛了,战争一触即发!

我啥也没说,赶紧转移“敌人”,自己抬起手加入战局,假装也举起一把枪,冲着两个孩子喊,“走啊,敌人在这里呢,我们一起去打他!突突突突突突突!!!”

这个敌人,就是在客厅葛优躺的老公

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劲儿,忘了刚才的“互殴”,转向一起对付“爸爸”,还咯咯咯咯笑个不停。

老公也不错,配合演上了,假装被孩子们打个落花流水,顺便把他们的电也给耗了。

类似的游戏还有不少啊。

我们还玩过“纸团大战”:

揉一些纸团,孩子们一组,大人一组,在地上设定一条线,我们的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不许越线,但要把纸团扔到对方的区域,自己区域剩得少的一方,获胜。

过程也是很high,就是有点废纸……也可以把比较安全、轻便、柔软、不会误伤人的毛绒玩具、头绳、羽毛啥的加进来,哈哈,很好玩的。

孩子自己也是发明家,小叶子有次把家里的7、8个沙包,都堆到我面前,让我“打”她和弟弟。

他俩自动就变成了一伙儿,姐姐或指挥、或掩护着弟弟“往这跑!”、“小心!”也是又欢乐又合作的体验呀。

2、“合作完成任务”

——去设计一些好玩的任务,让俩孩子有兴趣一起去配合完成。

比如“你一画我一画”:

过去画画都是各画各的,小的给大的捣个乱,大的还不乐意——其实可以一起画呀!

这个灵感来自于有次小鱼儿想画画,但看了眼姐姐的、却叨叨“我不会画”,一脸受挫。

我就和他一起,用他的涂鸦的、近乎乱画的、没什么规律的方式,我画一下,他画一下,接力去画!小鱼儿超级开心!

和姐姐也是可以的!

先说明好这是一幅要一起创作的画,每个人都是创造家和小小画家,无论画成什么样,都要有《美丽的错误》那样的精神,随时可以出来新的创造,任务的目标也是创造。

结果也挺惊喜啊:

等小鱼儿再大一点,就会有新的合作作品和火花出现啦!

类似的任务式游戏,还有“一起接龙表演”:

即兴想个什么东西、物件、或是从绘本里找找灵感、故事,把它模仿表演出来,注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来安排。

比如我家这俩,都很喜欢小动物,也有能力模仿,我就瞎编了一些,类似:

“从前,有一只小海鸥(指了指姐姐),和一只小海龟(指了指弟弟),海鸥飞啊飞(姐姐表演),海龟爬着走(弟弟表演)……”

“突然!海鸥说,我不想飞了!(姐姐表演摇头摇手)总在天空,好没意思啊!(姐姐表演垂头丧气)我想像海龟那样,会在陆地上爬(姐姐表演)!会在水里游(姐姐表演)”

“海龟也想呢,如果我会飞,是什么样呢?是这样吗(弟弟表演)?是这样吗(弟弟表演另一种飞)。”

“有一天啊,它们决定交换人生……”

类似的,可以一直按情节编下去,或是不断加入变换新的角色(这是俩人在演啄木鸟):

“老鹰抓小鸡,老鹰蹲着走、小鸡跑跑跑……”“动物园举行运动会!最先出场是……跟在后面的是……接下来是……”

哈哈哈,在这个过程里,乐趣特别特别多,有次小叶子小鱼儿还自己发挥、表演了“马戏团动物跳火圈”……可逗死我了……

三、“有共同的好处。”

——甭管个人的得失,只要一起做,就能共同感受到好处。

家有俩孩子,玩时一时爽,也难免心累,比如玩累了轮番叫喝水、收玩具时相互推诿什么的。

与其一遍一遍喊、不停催着、哄着、讲着大道理,我的做法是:设置“共进退”的规则。

比如我和他们玩得正high,到喝水时间了,我会暂停,水摆在那,要都“补充燃料和战斗力”(喝水)了,才继续玩接下来的游戏;

收玩具,告诉他们接下来会和他们玩什么游戏,让孩子们产生向往,然后说明玩的前提是,1分钟内,地上的玩具要清理干净。

时间很紧迫啊,这俩人就必须合作,顾不上计较到底是谁扔的了,也不重要,目的是接下来能赶紧玩嘛。

我发现,孩子真的可以超级快,哈哈哈~

有年龄差、玩不到一起?或者大的时不时就diss一下小的?我的方法依然是,让两个孩子都得到好处。

玩积木、画画、拼图……小叶子比小鱼儿大了3岁,每样都有优势,直接一起玩,姐姐觉得没意思、弟弟觉得很受挫。

我有时,就会给小叶子设置个“特别任务”:当小老师。

不是每次都奏效,但在俩孩子心情不错的时候,姐姐会通过当老师,收获成就感、我们的夸赞和肯定;

弟弟会学到技能,也得到我们和姐姐的肯定(好老师必须要鼓励“学生”呀)

这些只是抛砖引玉,总结一下,不管是“一致对外”、“合作完成任务”、还是收获“共同的好处”,核心都是,创造让孩子感受到“合作”妙处的体验:

孩子也许天生敌对,但如果合作的体验很好玩、很有收获,那就没必要敌对啊。

我们也可以去相信孩子,他们自己就能创造出很多的游戏,以及作为亲手足,总有爸爸妈妈、以及谁也取代不了的“好”。

我很喜欢在姐弟俩玩得high,或是当只有弟弟去“捧场”、和姐姐一起玩她喜欢的无聊的类似你追我赶的游戏时,去向他们“赋能”这份独特和美好:

“哇,也只有小鱼儿愿意陪你玩这么久,我要是追追追,没多大一会儿就累死了……”

因为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