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勇气写给人世间平凡的但又不甘于平凡
还记得小时候害怕打针的场景吗?你嘟噜着小嘴,涨红着小脸,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大喊着:“我不要打针,疼……啊……”这时护士阿姨会温柔地哄着你,说着大人们经典的骗人的谎话:“小朋友不怕啊,不疼的啊,一下就好啦…..来……”说时迟那时快,那针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地插在你的手臂上,你”哇……”地大哭起来,挣扎,但被爸爸老鹰捉小鸡一般制服,于事无补。完事后,妈妈会“奖励”你一颗糖果,以示鼓励和补偿。然后你就破涕为笑,美滋滋地把糖果放进嘴里,虽然脸蛋儿上还挂着泪水和鼻涕。
相信这熟悉的片段还停留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中,但是,对于我而言,小时候打针的记忆却不是这样的。没有温柔的护士阿姨,没有大人的不痛的谎言,没有挣扎与制服,也没有糖果。给我打针的白衣天使是我的妈妈,她微笑的看着我,对我讲了真话:“孩子,打针有一点疼,但是你要勇敢,鼓起勇气忍一忍,就不会觉得那么疼了,以后打针也不怕了。你要做勇敢的好孩子,对吗?”我望着妈妈,带着信任的目光,镇定地点了点头,撸起袖子,转过头,静静地等待着针头袭来的疼痛。妈妈非常专业地用酒精棉消毒,手法娴熟地快速入针,平缓的推管……伴随着针头的刺痛,一阵胀痛的感觉涌来,我的脑海里回想着妈妈的话,心里默念着:“勇敢的孩子只要坚持下来以后再也不会怕打针了,我要做勇敢的孩子……”带着这个信念,忍着疼,我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坚定,几秒钟以后,针打完了。我转头望向妈妈,自豪地带着笑脸说道:“妈妈你看,我是勇敢的好孩子!”虽然眼里还噙着忍住没流出的泪花。从此以后,我打针从来没有流过泪,更没有畏惧害怕过,我成为了那个勇敢的好孩子。
这是我的人生中关于勇气的最早的经历。从小到大,听过许多耳熟能详的形容词,被用来描述勇敢的人:英勇无畏、临危不惧、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人们歌颂古往今来的勇士们“无畏无惧”的非凡品格,凡夫俗子的我们仰视着那些拥有仿佛巨人般不可撼动的钢铁意志的伟人们,顶礼膜拜。我们印象中的勇士们是那么的高大伟岸,遥不可及,可谓天选之人。然而,那不是真相。真相很简单,也很复杂。
没有天生的勇士
天赋一词往往被夸大高估了。诚然,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些生来具有的优势或劣势,有的孩子天生腼腆害羞,有的孩子天生大方热情;有的孩子天生小心胆怯,有的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但是,基因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的选择才是主导人的性格、品质、才能和思想的决定性因素。影响中华文明千年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天生本性差别很小,个体差异主要是后天习得形成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在受教育资格上一视同仁的“有教无类”和在教育方法上因人而异的的因材施教。
我就曾经是一个天生腼腆和胆怯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常常鼓励和引导我去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年小学暑假的时候,为了自学骑自行车,我独自在体育中心的操场上反复地练习,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忍着疼痛,我在心里默念着我的信念逻辑:“要练习就必然会摔跤,不就是摔跤嘛,摔着摔着就习惯了,习惯了疼就不感觉疼了。”还是孩子的我执拗地坚守着一个简化的公式:学会骑自行车=反复的练习+频繁的摔跤+对疼痛感的麻木。那年的暑假,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的我不知道的是,这个简化的公式正是平凡人成为勇士的配方:在危机或困境之中,任何一个平凡人如果可以客观真实地研判情况,分析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做好接受付出最大代价或得到最糟结果的心理准备,那么他/她就可以拥有勇士的力量和智慧,最终走出困境,度过难关。
我曾经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需要躲到妈妈身后,不敢开口说话的小孩。但是我没有认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样的性格不利于自己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从中学开始,因为写作和书法绘画的特长,我被班主任老师任命为宣传委员。除了书面文字的交流沟通,我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演讲、辩论和主持的技能。带着“厚脸皮豁出去”的执拗信念,我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用颤抖的声音面对全班同学讲话,憋红着脸开展班会,强忍着砰砰快要跳出胸膛的心脏主持家长会……一遍又一遍的胆怯,再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上场历练,就像小学那个夏天一遍又一遍地摔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上车。慢慢地,我不再口齿不清了,脸蛋儿也不再涨红了,心跳也不再像刚跑完冲刺般剧烈了,面对人群,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我知道,我的勇气指数又上升了一些。
人人皆可勇士
我们之所以认为超凡的勇士们遥不可及,是因为我们相信勇士们在面临危险时是“英勇无畏,无所畏惧”的,而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高度。然而,事实却是唯有“无知者无畏”,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马克·吐温说:“勇气是对恐惧的反抗和掌控,而不是恐惧的缺失。”纳尔逊·曼德拉说:“真正的勇士并不是不害怕,而是战胜了他的恐惧。”如此看来,人人皆可成为勇士,同样地,人人皆可成为懦夫。因为勇士与否,这取决于个体的有意识的选择。要开启勇气的力量,必先要承认和理解恐惧的存在,因为二者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成全的,就如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都具有二元两面性。
我们常常会认为恐惧是我们的宿敌,恨不得把它像杂草一样从我们的意识中连根拔起,以绝后患。而事实却是,作为人类,我们需要恐惧,它就像我们需要勇气一样重要。在远古时代,我们人类的祖先们正是因为在六亿年的生物进化中产生和保留了恐惧感这个特质,他们才得以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生存下来。如果没有恐惧感,就没有本能的或战或逃的快速的生理反应,那么在面对剑齿虎这样的大型猛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根本没有机会活下来,自然也不会有我们现代人类的存在。当恐惧感袭来的时候,这是我们的大脑在传送一个重要的信息:一个困难/危险/紧急情况出现了,马上把注意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