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莫能与争,我有之宝,不争之德,

(德经)

第66章莫能与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流的地方,乃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同样的道理,圣人要想高居万民之上,必须心口一致地在言辞上表示谦卑,自以为下;要想居于万民之先,必须主动靠后,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所有人的后面。正是因为圣人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他虽然身处上位,却不威迫凌人,不使人们感到有压力;虽然他居于人民之前,人民并没有感觉受伤害。正是因为此,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他而永不厌弃。因为他不和任何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争得过他。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本章老子再次强调了“处下”的智慧。我们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已经知道,“处下”和“无为”“不争”“守柔”等思想一起,乃是老子反复强调的重要观点。比如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老子便言:“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在第六十一章中,老子则强调:“大者宜为下。”而在此章中,老子则进一步说明了“处下”所带来的效果,那就是“处下”能够使自己居于万民之上;进一步延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所有人的后面,自己则可以成为万民之先。同时,“天下莫能与之争”。而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这个断言也是得到了事实证明的。

我们知道,中国最大的圣人孔子,便是一个十分谦卑的人。其本人学富五车,广收天下门徒,其中既有颜渊、曾参、子游、子夏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冉有、子路这样的达官贵人,更有子贡这样的外交家和商人。应该说,孔子本人虽然在仕途上一直不得志,但他自身的价值在当时已经被间接体现出来了。虽然他完全可以表现得张扬一些,但他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张扬,反而始终表现得比任何人都谦虚,甚至说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谦卑的话,认为三个人中间,便必有一个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关于这一点,恐怕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太服气,认为别说是三个人,就是三十个人,也未必有我的老师吧。但是,孔子却是如此认为的。

并且,他不仅是说说而已,在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虽然许多人都千里迢迢地来向他求教学问,但他自己还经常不远千里去拜访有名望的人,请教问题。据说有一次,他竟然向一个小孩子请教问题,学生们觉得不解并有些羞耻。孔子却说:“不懂就问,这有什么耻辱的呢?”可见他是发自内心的谦卑。他本来自甘处于所有人之下,结果,后世所有的人都将其摆放在高高的位置上顶礼膜拜,就连帝王在他的塑像前也得行三跪九拜之大礼,丝毫不敢怠慢。这正如老子所说的“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另一方面,孔子之所以受到人们崇拜,不仅是因为谦虚,还因为他为了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地奔波于各国之间,为推行仁政而努力。这可以说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天下人的后面,正因为此,后世人将他放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这则体现了“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不仅中国的圣人如此,西方的圣人同样如此,苏格拉底便是例子。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和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但是,苏格拉底本人却是非常的谦卑。

凯勒丰是苏格拉底的老朋友。有一天,他特意跑到特尔斐神庙,向神请教一个问题:世上到底还有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显示:没有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凯勒丰于是很高兴地告诉苏格拉底这件事,可是他从苏格拉底脸上看到的不是欣喜若狂,而是茫然和不安。苏格拉底不认为他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于是,一向爱好用事实求证的苏格拉底决定寻找一位智慧声望超过他的人,以反证神谕的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这位政治家一向自以为知识渊博,便和苏格拉底侃侃而谈。交谈之下,苏格拉底看清了政治家自以为是而其实无知的面孔。他想,这个人虽然不知道善与美,却自以为无所不知。而我却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看来我似乎比他聪明一点。

苏格拉底又找到一位诗人,发现诗人出于天赋的确能够吟出一些诗句,但是他同时发现这个诗人却因此目空一切。苏格拉底觉得这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才能,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并不比自己聪明。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向一位技巧纯熟远近闻名的工匠讨教,想不到工匠自恃名声在外,得到人们的赞扬,便像诗人一样十分地狂妄,这种狂妄同样消弭了他的智慧。

到最后,失望而归的苏格拉底最终悟出了神谕:神之所以说自己最聪明,不是因为自己脑袋比别人聪明,知道的比别人多,而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无知。

总之,古今中外那些受到人们尊崇,被人们摆放在高高的位置并顶礼膜拜的圣人,恰恰是将自己放在低于所有人的位置上,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所有人的后面。不过,我们虽然达不到圣人那样的境界,但是至少可以藉此得知言行的标准应该是谦卑而不是张扬,考虑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该想一想其他人。虽然姿态放不到最低,但至少知道了我们的姿态应该尽量放低。而不要因为自恃有钱、有权或者有才而张扬跋扈,那样只会使我们在别人眼中成为愚蠢而自大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总之,一个人如果总想将自己摆在高位上,结果反而不被大家认同;一个人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结果会失去人心。而恰恰是降低自我地位,甚至不惜故意卖个破绽逗大家一笑,反而能得到大家由衷的敬意和拥护。其实,自甘处下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发自内心的自信。只有拥有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够将目光看得更宏阔,而不受世俗眼光的影响,勇于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只有具有自信的人不担心自己因为一时的处下而遭到别人的轻视,从而置自身于下的位置。

相反,那些时时总惦记着要使自己高高在上的人则是心胸狭窄和自卑之人。因为心胸狭窄,所以生命没有格局,也就只能看到一时一地的得失高下,从而斤斤计较于此,而看不到一时一地之外更为高远的道理;因为自卑,所以才时时不敢使自己的言行背离众人的眼光,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便被人瞧不起了。总之,“处下”不仅是一种智慧,同时也是一种胸怀,试着朝这个方向去做,你便是在优化你的人生。

第67章我有之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大,看上去和任何具体的事物都不像。正因为它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某一样具体的事物,那么它也就变成了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东西了。我认为,有三件宝贝是应当永远保持的: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还有一件事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慈爱则视人民如赤子而尽力卫护,所以能产生勇气;俭啬则能蓄精积德,应用无穷,所以使生命活得更为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乃是一种谦卑,这样便能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护,成为人们的首领。但是如果舍弃慈爱而妄逞勇武,舍弃俭啬而贪图功名,舍弃退让而争先,那是走向死亡的道路。在这三个宝贝之中,慈爱最重要,以慈爱之心用于战争就会取得胜利,用来防守就能巩固。能够发挥慈爱之心的人,天也会来救助他,卫护他。

慈爱的力量:

本章中,老子论述的重点在于“三宝”,分别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我们一般将其理解为慈爱、蓄精积德和谦卑不争的性情。在这三宝之中,“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在其他章节我们都已经有所论述,这里不做重复,而关于“慈”,则需要着重论述一番。对于“慈”,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多有几处提及,比如,老子在第十八章中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但是,在那些地方,老子并没有对于“慈”做着重论述,而只是顺带提及。

并且,第十八章中所提及的“孝慈”指的是被儒家礼仪化了的东西,与老子在本章所说的人们天性的慈爱并非一回事,老子对儒家所说的孝慈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在本章中,老子则给予了慈爱以很高的地位,将其列为“三宝”之首。而对于慈爱的作用,老子则从“慈故能勇”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并且,其能够“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慈爱是能够产生力量的。而这显然也是符合事实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去做一件事,必然是有动机的。或者是为欲望所驱使,或者是为利益所吸引,或者是被胁迫不得已而为之,等等。但是,能带给人力量和韧性的,便是出于爱的动机。在欲望、利益、胁迫等动机下所作出的行为,说到底都是一种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权衡利弊之后所作的理性判断。一旦代价过大,弊大于利,行为便失去了动力。

而因慈爱去做一件事,则是为了所关心之人去做,本身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自然也不太顾及代价,如此,一个人必然是浑身充满了力量的,其往往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能够创造出奇迹。最常见的便是母爱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我们知道,母鸡就能够为了保护小鸡而与力量悬殊的老鹰进行殊死搏斗;而女子虽然柔弱,但在身为母亲时,则会突然变得坚强。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9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