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无战事谁在看谁在写谁在赚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80330.html

文丨深响,作者丨李静林

“晋江崩了。”

1月6日晚间,晋江文学网出现了支付障碍、加载超时等情况,不少用户甚至对小说进行了重复购买,宕机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仍未得到缓解。这本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互联网产品问题,但热搜之下,却有很多网友提问“晋江是什么?”

过去几年,内容大爆炸、媒介形态的格局天翻地覆,用户面前,网络文学的对手似乎不是自己,而是更能占领用户时长的视频内容。

还有多少人在看网文?用户画像是怎样的?当前的头部网文内容和之前的有何不同?付费免费之争有结果了吗?谁在这个领域赚到钱了?仅仅以网络文学本身来理解这个行业是否太过狭隘?同样顶级的网文IP在被开发后为何会呈现出迥异的表现?网文的未来有哪些趋势?我们试图从01-0的变化与不变中寻找答案。

谁在看网文?

网文用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占中国网民整体的46.5%。这固然有统计口径松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中国网民超10亿,网文的用户基数怎么算都是巨大的。

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01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概览》,至00年间,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由3.3亿人增至4.6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8.4%。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似稳定增长,但毕竟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汹涌澎湃、极速增长。且不谈短视频、直播均完成了用户交易的闭环(也就是带货),单纯对比内容的爆发与增长,网文的确有些平淡。

不过,行业也毋需悲观,网文自身仍然是拥有着忠实的受众,且他们的用户价值并不是人们偏见中想的那样。

首先是年轻。虽然都说Z世代是伴随视频成长的世代,但他们也确实没有丢掉网文的习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显示,网络文学消费者中Z世代读者占比已超过六成,其中00后占比超过4%。

其次是用户画像分层次了,不同调性的平台也聚拢着不同类型的用户。

据公开信息,晋江文学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超过九成,其中18-35岁女性是平台上最主流的消费群体,这可是常规意义上最喜欢“买买买”的群体;米读用户性别比例相对均衡,超过一半的用户,年龄集中在3-40岁区间内。根据“00年内容生态数据报告”数据,米读有70%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内容消费愈发细分的当下,网络文学用户也在选择平台时被分流。而用户的画像直接决定着网文在免费模式中的广告价值,以及付费模式中的用户购买力。

当然,网文出海又是另一个平行话题——根据AppAnnie发布的数据,01年中国出海图书与工具书类应用的总消费者支出达到万美元,相比0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7%;下载量达到万次,同比增长3%。

除了阅文、掌阅、畅读、点众等出海“老玩家”,字节跳动和小米成为01年的新贵——字节跳动旗下的网文出海APP“Fizzo”1月4日上线,小米旗下的“Wonderfic”则于01年6月上线。

海外读者的增加,可以说是中国网文的意外之喜。

看网文的人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读者看的内容却没怎么变。

晋江文学的榜单上,清一色言情小说,近代现代、架空历史题材几近屠榜。《折月亮》《你有权保持暗恋》《剑寻千山》《无何有乡》《我要开侏罗纪公园》位列晋江月榜前五名,从书名中也可看出,更多以女性审美取向为主。

阅文平台上题材、内容分布较为平均,01年有六位作者登上“白金作家”榜单,老鹰吃小鸡作品《万族之劫》是一部都市异能小说,曾在00年打破了网文男频小说月票纪录史;95后新晋大神作家天瑞说符写作科幻小说,他的作品《死在火星上》获有“中国科幻最高奖”之称的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从00年火到01年的爆款小说《大奉打更人》是一部仙侠探案类作品。

而在免费平台上,“霸总爽文”仍然是永恒之光——《一夜甜蜜:总裁宠妻入骨》《团宠囡囡四岁啦》《你的情深我不配》《大佬总想跟我抢》《霸爱成瘾:穆总的天价小新娘》《四年后,她带了六个缩小版的大佬回归》《重生嫡女归来》《一胎三宝:爵爷娇妻火辣辣》《大叔好好宠我》——上述书名均来自七猫、番茄、米读等平台的热门榜单。

封面画风都极其同质化的霸总爽文

谁在写网文?

网文读者较为稳定,网文作者亦是稳中微增,但没有特别的惊喜。

创作端,网文作家迎来了Z世代——在连续两年的《中国网络作家画像》统计中,新增网文作家超过八成都是Z世代群体,01年,95后作家在阅文平台上,整体占比已达到36%。00年,阅文平台甚至出现了第一位00后“大神”,现代玄幻题材作家末烟。

头部作家席位也被年轻人霸占,相比于前辈们,他们的成名速度更快。90后作家老鹰吃小鸡在年获评阅文“年度十二天王”,用了三年时间爬到了作家评级的最高层。00年,探案仙侠小说《大奉打更人》开始上线更新,立即成为“现象级”作品,到01年8月完结,已成为起点中文网最快达成十万均订、起点仙侠第一本十万均订、起点高订纪录创造者。其作者卖报小郎君,00年成为“年度十二天王”,一年后便又跻身“大神作家”之列。

而网文作家的职业范围则更加广泛。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0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作家都是兼职,在“白天打工人”和“夜晚码字人”的模式中自由切换。学生、工人、医生、警察、计算机工程师、科研人员、法医、律师、退役军人、公职人员,真切的职业经历和生活经验,也可用于创作,让网文内容更为丰富、生动。

比如作家“手握寸关尺”,医院的职业医生。他的作品《当医生开了外挂》,将专业的医务知识通俗化呈现,有读者评价称,阅读过程中既涨知识,还有很强的代入感。

安逸、富足的社会生活环境往往容易催生网络作家的产生。《0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显示,重庆、上海、温州、成都是目前集中网文作家最多的城市。

网文作家的数量也保持着增长。以头部平台阅文为例,01年中报显示,旗下作家数量已达到万。年,阅文旗下的作家数量为万,到了00年,这数字就已经突破了万。而米读小说的数据也是指向增长,截至01年9月的第三季度,其原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17.75%。根据《0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全国已有超过万人从事网络文学创作。

每年数十万人涌入网文行业,但能获得可观收入的是凤毛麟角。《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作者平均月收入仅为.7元。月收入在5元以下(包括暂无收入)的网文作者,占到了68.7%,而在月收入超过10元以上的,占比11.%,其中月收入达到0元/及以上的,只占4.1%。两年多过去,作家们的普遍收入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为爱发电”是多数网文作者的生活写照,半佛仙人甚至做出了一种极端的判断:“网文作家这条路已经死了”。目前,网文作者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渠道:纯分成、保底分成、买断。“纯分成”指纯粹靠订阅收益赚钱,如果没有订阅,作者只能拿到很少的收益,通常是“千字几元钱”;“保底分成”指作者和平台就保底数达成协议,销售超过保底的部分再进行分成;“买断”则指平台一口价买断作品的版权。

前两种收入属于常规,要想“大富大贵”,就得想办法卖IP。不过,影视行业寒冬持续,要想卖出好价钱,现在机会不多了。

作家收入情况是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虽然各种报告都给出了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巨大的估算,但衡量一个行业到底好不好,最直接最真实的路径还是去看,行业生态情况。

谁赚到钱了?

作家赚钱不易,平台也很难。

根据掌阅0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不到万,比00年同期下降了73.16%之多。整个01年前三季度,掌阅的归母净利润也只有1.49亿元,依然不如此前一年的情况,下降了10.46%。掌阅的营收状况,在过去三年多没有明显的增长,期间还出现过不稳定的向下波动。从年-0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3亿、18.8亿、0.06亿和10.94亿。

另一家上市公司中文在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从年开始,中文在线继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直至01年才转正。

不过,主流平台之外,一些小说分销商找到了财富密码,他们恐怕是为数不多真的赚到钱的人:投放极度吸睛的内容广告,引导用户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