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鹦鹉长得像鹰,羽毛很值钱,当地人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在南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里栖息着世界上一种古老鹦鹉,西布耶教授带领我研究过它们。
彼斯奎氏鹦鹉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该种鹦鹉的时候,以为这不是一种鹦鹉,是一种老鹰,其实不光我有这样的看法,当人地也是习惯称呼它们为:秃鹰鹦鹉,一直这样称呼了几百年。
彼斯奎氏鹦鹉与啄羊鹦鹉都属于较为古老的鹦鹉种类,该种鹦鹉没有亚种,是孤立的物种。
看它们的样子挺凶的,体长46厘米,体重克左右,面部没有羽毛,身体大部分是黑色的羽毛,翅膀和腿部、腹部为大红色,特别显眼和鲜艳。
彼斯奎氏鹦鹉再看它锋利的黑色长嘴巴,比一般鹦鹉的都长,它们是不是吃肉的呢?
其实它们主要吃各种无花果和其它水果,属于素食者,样子很凶,其实是一种很温顺的胖鹦鹉。
这种鹦鹉身上的羽毛很珍贵,黑色的一般,主要是它身上鲜红的羽毛,在当地特别受欢迎,人们都想拥有它们的红羽毛,很久以前这种红色羽毛在当地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购买东西。
新娘嫁衣这就能反映出来红羽毛的珍贵程度,人们争相拥有它们红羽毛的目的是做表演头饰,这是他们国家的民族文化,比如结婚,新娘都要佩戴这样的红羽毛头饰,并作为嫁妆使用,还有每年9月举行的Goroka文化表演集会,跳舞唱歌都需要戴上此种头饰。
在这样的贫穷国家,拥有红羽毛头饰就能代表富贵,使得该种鹦鹉数量濒临灭绝。
经过西布耶教授的团队调查,3只成年彼斯奎氏鹦鹉的羽毛只能做一顶红帽子,在当地拥有红帽子的数量比野外存活的彼斯奎氏鹦鹉还要多。
表演者随着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人口的增加,每年需要从野外捕捉只彼斯奎氏鹦鹉,人口正以每年2%的速度快速增长,这意味着未来35年内参加文化节的人数,可能会翻倍。
当地人并不喜欢饲养它们,而是杀掉鹦鹉,然后拔毛,听当地人说该种鹦鹉的肉质鲜美,煮熟吃掉。
当地有专门的猎人,制造了一种捕捉该种鹦鹉的工具,把这种工具放在鹦鹉的巢穴里,就可以捕捉到它们了。
一对彼斯奎氏鹦鹉该种鹦鹉喜欢利用树洞来建造自己的巢穴,猎人往往利用它们这种习性,控制位置最好的树洞,几乎每年都可以诱捕到彼斯奎氏鹦鹉。
教授和其他科学家商讨保护该种鹦鹉的计划,由于这种鹦鹉飞行能力很强,主要吃无花果,这使得它们的觅食范围很广,有时候要飞到几百公里的地方去觅食,就地保护是相当困难的,耗资巨大,几乎无法实现。
无花果一时间科学家们也无计可施,当时已经6月份了,西布耶教授给我们的团队下达命令,必须在9月份的Goroka文化节之前拿出可行性保护方案来。
后来有个当地的志愿者叫作:格蕾丝·努吉,这个女人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她认为一顶红羽毛头饰一年使用不超过3次,其余时间都在家里珍藏着,一顶红羽毛头饰最多能使用6-7年,以后就不能用了,要不被老鼠咬坏了,要不就是虫蛀了,或者发霉褪色了。
彼斯奎氏鹦鹉人们到时候就需要更换新头饰,去集市或商店里购买羽毛回来制作,彼斯奎氏鹦鹉羽毛很贵重,制作一顶头饰需要花费多元(人民币),这多元是经过汇率计算得来的,这几百元在我们看来也不贵,但是当地人不富裕,在他们眼里这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文化节集会努吉给教授提议能不能先不去保护野生鹦鹉,而是去保护他们的头饰,给当地人发放密封的保护盒子来保护现有的红羽毛头饰,延长头饰使用的年限呢?
西布耶教授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开始实施免费红羽毛头饰保养,再赠送保存盒子,这样一顶红羽毛头饰可以从原来的6-7使用寿命延长到15年以上。
据我们的调查,有两个省份人口在70多万,对彼斯奎氏鹦鹉羽毛需求最旺盛,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该种红羽毛头饰更加地流行,如果保护帽子只能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并不能真正解决保护鹦鹉的问题。
染成红色的鸡毛后来我们的团队又实施了彼斯奎氏鹦鹉红羽毛的替代品服务,用白色的鸡毛进行环保染色,染成红色的羽毛作为替代品使用,再加上和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合作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彼斯奎氏鹦鹉的效果。
你喜欢彼斯奎氏鹦鹉吗?喜欢就给它们点个赞吧!
野生吸蜜鹦鹉一个月死了几百只,专家:它们在向人类传达危险信息
上千万年前的巨型鹦鹉身高1米,鸮鹦鹉是它的近亲
揭秘2种全蓝金刚鹦鹉大嘴巴的作用,这大嘴巴是被逼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