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之专业成长叙事我成长
十八岁那年,怀揣着对孩子们的热爱,我走上了平凡而神圣的教育岗位。或许是因为在竞聘会上对“教书育人”的诠释打动了时任的刘校长,所以我“被迫”接下了六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当时的我,既惊又怕,惊的是初出茅庐就担此重任,怕的是带不好班级让领导失望。果不其然,几天下来,我发现孩子们根本就不听我的话,甚至有孩子表现出一副漠视的神情,或许在想:你都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能管我们?我觉得可以发发威风。班会课上,我用稍重的语气讲了孩子们的很多不对,也做了很多规范性的要求。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该干啥还干啥,继续我行我素。我觉得有必要施行一些惩戒手段了,我让不完成作业的孩子“下蹲”或“俯卧撑”,让上课开小差的孩子站着听课,让到校迟到的孩子跑操场,让乱抛纸屑的孩子扫地,让不背书的孩子叫家长……渐渐地,我感觉到孩子们“听话”了,班级常规也比以前好了。我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我却发现孩子们开始疏远我了,以前还主动跟我说话的几个孩子也不那么亲近了。他们一看见我,就真的是“老鼠见猫”,一溜烟就没人影了。我又陷入了一片茫然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反复地咀嚼,细细地品味。原来,教育的本质是“爱”,而我却走了相反的路,我用惩戒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们的过失与错误,孩子们是怀着一种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来被动接受我的“教育”,而内心却是极度地反感着、挣扎着,只是限于“身份”原因敢怒不敢言罢了。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不再一意孤行地对孩子们的不当行为进行惩戒,更多的是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后来我渐渐地发现不爱完成作业的孩子们更多的原因是没听懂不会做,而不是能做却不做。我就利用午休及放学后的时间给这部分孩子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对理解力稍差的孩子尽可能更耐心细致一些,多重复几次也没关系。上课开小差甚至打瞌睡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前一天晚上看了较长时间的电视或者课间时玩得太过兴奋,我就和他们商量着如何合理调配时间,让自己得到充足的休息,保证上课的质量。到校迟到的孩子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忙农活,没能及时地做好早饭,自己就“遭了殃”。我就告诉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孩子了,应该学会自己做饭了,我还讲了做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当然,私下里我会联系家长,告诉他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了,不能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性。对不爱整洁、乱扔乱抛的孩子们进行说服教育的收效甚微,因为长期以来的习惯已经让他们习以为常。每当看到谁桌面上的书本有卷角时,我会帮他一页一页地捻平;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我会蹲下身去拾起,攥在手里或者扔到垃圾桶里。有一次,一个孩子将一页废纸揉成团,在空中抛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被眼疾手快的我顺势接住,不动声色地把它揣进了兜里。那个孩子怔怔地看着我,脸“唰”地一下红了。我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须话语,“身教”大于“言传”。不爱背书的孩子们说自己记忆差,好吧!我也信,那我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一次不能完整地背诵一篇课文,那就分段背吧,几次背完一篇课文总行了吧!还别说,管用,后来都争着背,积极性可高呢!从那以后,我还尽量地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每增长一丁点儿,我都会鼓励他,因为不停的“自我超越”,就能不断地超越别人;不喜欢发言的孩子举一次手,我都会给予赞赏的语言和赞许的目光,希望他再接再厉;对于字迹潦草的孩子,我会努力地发现其作业中写得好的字,让他知道自己也是能把字写得更优美漂亮的;捐助活动积极的孩子,我会说:“孩子,你有一颗爱别人的心,但你还需要有一颗爱学习的心,这样你就两全其美了!”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课堂,我加快了学习的步伐。课余和周末,我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天文的,地理的,历史的,物理的,优美散文,搞笑段子,俗人俚语……都成了我的精神食粮。我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低起伏的节奏,再辅以生动形象的课外知识,我的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孩子们也往往听得如痴如迷,陶醉其中。为了进一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下课就钻进办公室。而是看见孩子们玩啥,我就跟着去玩啥,“老鹰捉小鸡”、花样跳绳、丢沙包、“萝卜蹲”、“贴膏药”、“踩影子”、“占领阵地”……起初孩子们还不适应,显得很拘束,慢慢地,他们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全身心在投入到游戏中去了,已经忘却了老师也在其中。渐渐地,我发现和孩子们的距离真的近了,他们不再疏远我,也不再小瞧我了。后来还主动邀请我参与他们的活动中去,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当然,自己做的事情太多,往往容易丢三落四,管不过来。这不有班干部吗?我决定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分担我的重任。不过我的班干部很多,因为我会把班级的每一样事务都会分列开来,每个班干部只需要管理好一个小方面就行。比如清洁这块儿,就有管穿着卫生的,有管教室卫生的,有管乱抛乱丢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细化责任,不落细节。当然,我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及时地总结和改进,督促孩子们做得越来越好。后来,我接了新班,乖乖,一年级的孩子,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心里多了几分慈爱。我同样地用生动的课堂吸引孩子们,同样地一下课就和孩子们玩到一块儿。不过,我发现农村低年级的孩子可玩的东西实在太少,“抓石子”、“拍香片”、“弹珠子”、“捏泥人”……基本都是在地上完成的,导致他们的个人卫生特别糟糕,脏头、脏脸、脏手、脏衣、脏鞋,比比皆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杜绝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我教孩子们玩羽毛球、打乒乓球、跳橡皮筋、下军棋象棋等,让他们的手尽量脱离地面活动。同时,我让孩子们养成课前洗手的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卫生状况。低年级的孩子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告状,一会儿“程老师,XXX没有铅笔。”一会儿“程老师,XXX把我的书放到他的书包里去了。”又一会儿“程老师,XXX把衣服给我弄脏了。”基本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这时候我就把告状的孩子叫到跟前,“你能帮老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吗?”孩子会挠挠头说:“可以!”“那就好,你自己先去解决吧!”等会儿你一定会发现,刚才告状的孩子和被告的孩子又玩到一起去了。这样连续几次,告状的孩子就不爱告状了。值得一提的是,我班有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母亲走得早,父亲是最近患癌去世的。回到学校那天,孩子满眼噙着泪花,沙哑着声音对我说:“程老师,我爸爸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境遇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刻下多疼的烙印,但我深深地知道,从此他没有了母爱,也没有了父爱。我立即向学校汇报了此事,学校决定减免孩子的一切费用,还定期到孩子家里慰问。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其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我给其他孩子上了一堂“假如我没有了父母”的班会课,让孩子们体会内心之痛。孩子们都很懂事的样子,从那以后,总会有同学和他一起玩耍,也从未提起过让他伤心的话语。渐渐地,这个孩子融入了同学们温暖的怀抱里,不再忧郁,不再低沉。又慢慢地活泼开朗起来了。班主任的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体会,总能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创造出教育的最巧办法。对待每一个班级,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从“心”开始,从“心”出发,就一定能找到快乐教育的真谛!#教育优选计划#
上一篇文章: 巴特勒交易战最新进展火箭独占鳌头,但仍需 下一篇文章: 慕容复为何能与萧峰齐名他疯了之后,金庸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