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批注笔记5如何用一篇文章描绘
友友们,今天分享《爱的教育》之“同窗朋友”,你有没有读过一个短篇描写出12个不同性格学生的文章呢?
这个情节写了:
开学不久,恩里科认识了班上的很多同学,有学习顶呱呱的德罗西,有年龄最大的加罗内,有绅士家的儿子卡洛·诺比斯,也有贫民家的儿子。
这11个同学长相不同、性格不同,恩里科最喜欢泼来可西,因为他比较同情弱小的同学。
介绍了14岁的加罗内,都14岁了才上小学四年级,真奇怪。还介绍柴店老板的儿子科雷第,老板立下赫赫战功,怎么仅开个柴店谋生?
接下来写了:①驼背、羸弱的内利,②穿漂亮衣服的华梯尼,③圆脸、爱做鬼脸的“小石匠”,④老鹰鼻、小眼睛的卡洛斐,⑤高傲的卡洛·诺比斯,⑥穿齐膝上衣、胆怯的铁匠儿子,⑦赤发、一手残疾的小孩,⑧短而肥的斯带地,狡猾的弗兰蒂,⑨成绩第一的德罗西,⑩胆怯、像病人似的泼来可西。
阅读感悟:
描绘人物外貌要抓住特点,突出性格,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12个学生。
1.写学生有特点的穿着。写科雷蒂穿着茶色的裤子,带着猫皮帽子,突出有趣。
写“小石匠”戴着破絮一样的帽子,突出穷苦。
写铁匠的儿子穿着齐膝的上衣,突出穷苦。
2.写学生有特点的局部肖像。写内利是个驼背,脸色常常是青青的,突出身体羸弱。
写卡洛斐的老鹰鼻,小眼睛,突出精明。
.写学生的父亲身份。写科雷蒂时,写到了他父亲开柴店,获过勋章。
写赤发小孩时,写到了母亲是卖野菜的。
如果我们像作者一样,综合从以上三个角度描绘一个人,就能把人的特点写活、写出个性。
下期,我们分享《爱的教育》之“侠义的行为”,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