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集体怀旧的童年游戏排列榜,最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90后已经步入中年了。对此60后、70后表示欢迎:我们怀旧的队伍中又增加了大批人马。如果再有人认为70后、80后的怀旧行为是“人老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告诉他:这是我们中年人的全体爱好,啥?谁是中年人?我们都是啊,除了00后们。
济南的70后、80后的怀旧者,现在做好准备,我们开始集体怀旧一下童年时玩过的游戏,对了!别忘记带上90后们一起。
NO1:丢手绢
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一圈坐着,一个人拿着手绢在大家的背后走,一边走一边与大家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在唱歌的这个过程中,这个人会悄悄把手绢丢在一个人的背后。如果这个人发现了要马上捡起手绢追赶。追上了,丢手绢的要重新丢。如果追不上或者丢手绢的人转一圈回来,还没有发现手绢已丢在自己的身后,就要罚这个人站在圈里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这个人再去扮演丢手绢的人。
现在的孩子们也十分喜爱这个游戏
普及指数:5个星
NO2:老鹰抓小鸡
通常是选派一个大人或者身高比较明显的大孩子,站在第一排充当“母鸡”,身后跟着其他小朋友做“小鸡”。挑选出来的“老鹰”站在母鸡前面,用手拍打排在队尾的“小鸡”,“母鸡”则张开两臂保护“小鸡”,“小鸡”则根据母鸡的动作躲闪,不要让“老鹰”拍着。如果母鸡保护不利,“小鸡”如果躲闪不及,队尾的“小鸡”被拍到了,那就换这个被拍到的充当“老鹰”,游戏重新开始。
在一片欢笑中孩子们慢慢长大
普及指数:5个星
NO3:踢毽子
多数情况下是女孩们最喜欢的游戏。简单的毽子通常是把几个大纽扣用布缝好,把三根鸡的尾翎缝到顶部。后来,市场上有专门卖的毽子,材料就五花入门了。最简单的踢法就是以一次踢多少个为准,多者为胜。复杂些的有正踢、左踢、左右拐踢、跳踢等。现在有很多成年人也在玩,组织了团队参加各种表演或比赛。
学校里现在也会组织孩子们踢毽子
普及指数:5个星
NO4:磕拐
纯粹是属于男孩子的一项游戏。一般情况下是两人对抗,也有身强力壮的男孩一人对多人,还有多人组团分队对抗的。游戏中,双方单脚蹦行,把另一只腿折起来,用双手搬着,然后用膝盖顶向持同样姿势的对方。进攻方法有很多:磕、压、顶、砸等。力气大的孩子通常会磕倒力气小的,但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巧妙的躲闪,往往会使用力过猛的孩子攻击失败。游戏的规则是被磕倒或双脚着地者为输。
这项游戏的危险性较高。
普及指数:5个星
NO5:翻绳
一项专属女孩子的游戏。用一线绳系成圈状,套在双手拇指、食指上,通过手指穿插、交错、缠绕等,变换出来各种形状。有时候还需要其他人配合,双方共同合作出不同的形状来。简单的形状有:降落伞、太阳、面条等,复杂的有豆箕儿、担架、鱼等。
游戏中往往需要另一个人的协作。
普及指数:4个星
NO6:跳皮筋
专属女孩子的游戏,一般是三人以上同时玩,其中的两人分开腿,扯住皮筋,另一个人边跳边唱,如果跳的时候脚下拌蒜、错了步伐,踩到皮筋则判负,换作另一个人继续跳。通常还要边跳边唱,歌词是多种多样。最流行的唱法是:“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一五一五二,三一三,三四五……”唱法不同,跳法不同,唱完最后一句,脚要把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支歌,皮筋就升高一次。从脚踩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脖子、小举、大举。
专属女孩子的一项游戏。
普及指数:4个星
NO7:跳房
在地上划出“田”字形的房子来,在“田”字一端划半圆形,另一端则划出“门”来。游戏中间,把“瓦儿”或石子等丢到半圆形里,单脚跳进去,用脚把“瓦儿”踢入下一格,一圈后再把“瓦儿”放到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游戏者跳到自己的房里可双脚落地休息,别人路过时必须用力单腿跳过去,否则被判负。游戏中不能双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线上)、不能“踩杠”(脚踩在线上)。最后,谁占的“房”多谁获胜。
再玩下童年的游戏是否有别样的感觉?
普及指数:4个星
NO8:推铁环
基本是男孩子的专属游戏。通常用铁丝弯成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个顶部为U型的铁钩,然后握在手中,用U型的钩子扣住铁环在地上推行。多数情况下,铁环上会套一个或几个小环,在铁环滚动时会发出好听的声响。边走边推,也有边跑边推的,其中的推行技巧有很多,比如拐弯、遇到小坑时跳行、原地转圈等。
一个铁环就能玩上一天。
普及指数:4个星
NO9:拔老根儿
专属男孩子的游戏。主要是在秋季落叶的时候,选取粗壮有韧劲的杨树叶的柄,两个人依自己的眼光,用各自选中的叶柄勾拉对方的叶柄,断者为负。那种常胜不断的叶柄就被称作“老根儿”。为了增加老根儿的韧劲,男孩子们会有一些办法,比如用鞋在地下搓碾,或者放到鞋里用脚汗浸润一番,再拿出来跟其他人拔。
这也是一代人记忆中的游戏。
普及指数:3个星
NO10:弹琉琉球
琉琉球即一种玻璃球,这是一项专属男孩子的游戏。游戏中,在一面墙前画一条与墙平行的线,依次向墙弹琉琉球,磕墙碰回时离线越近越先开球。通常用溜、点等撞击对方的球,按规则手不允许离开地面,或者在多远的地方可以离地多少等。被击中的球归胜者所有;击不中,由第二名弹。大家轮流击撞,最终以击中多者为胜。在游戏中可以做“锅儿”,就是在地上挖上窝洞,再把球弹进去,这样就可以增加对方击撞自己的难度。
技术好的男孩一下午就能赢一把琉琉球。
普及指数:3个星
NO11:扇板儿
男孩子专属的游戏。板儿多是用较厚重的牛皮纸叠成,有三角的、方形的,还有单面板儿、双面板儿。游戏中,一方把板儿放在地下,按压一下板儿的四边,尽量使之贴合地面。另一方用板儿尽可能找出地面的缝隙,投掷对方的板儿。双方各自一轮后,就可以根据板儿与地面贴合的情况,用自己的板儿用力扇击对方。对方板儿翻过身来则归自己所有。在这个游戏中,大家都“不带穿大褂子的玩”,因为褂子大意味着袖管也大,扇击对方的时候会裹起风来,容易把对方的板儿扇翻。
游戏中大家都不允许穿大褂子。
普及指数:3个星
NO12:拾子儿
专属女孩子的一种游戏。子儿多是用布袋塞入沙子制成的。也有的用军棋块或涂有不同面颜色的木块,与沙袋不同的是,木块的子儿在游戏中多出立、竖等手法。游戏中,通常在桌上或石面上把子儿散开,把手中的子儿抛向空中,一边接住,一边抓起散开的子儿。有拾单、拾双两种玩法,拾的子儿多者为胜。拾子儿时,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被称为“瞎啦”(失败了),就换人重来。
现在的孩子还能玩出当年的味道吗?
普及指数:3个星
NO13:挑冰糕棍儿
通常把吃完的冰糕棍儿集拢起来,双方各自挑出数量相等的冰糕棍儿合在一起。游戏中,一方把冰糕棍儿的一头立在地面上,手快速松开,冰糕棍儿会散落在地面上,在不触动其他冰糕棍儿的前提下,找出一根来,依次插进交错叠压的冰糕棍儿中挑出来,落在远离其他冰糕棍儿的地方。整个过程中不能触动其他冰糕棍儿,否则就是“瞎啦”,由对方继续挑棍。
这个游戏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普及指数:2个星
NO14:俄罗斯方块
这是一款横扫60后、70后、80后电子休闲游戏。玩法十分简单:运用移动、旋转的功能,把随机出现的各种不同形状的方块整齐排列,组成没有空格的完整队列以消除掉。如果不能把堆积起来的方块消除,堆到顶端则玩家认输。如此简单的一个游戏,考验的就是手快和眼快,但让三代人集体陷入游戏的魔力之中无法自拨。从最初的插卡式游戏机到手持式的游戏机,人们热衷于在堆积和消除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简单的游戏让三代人陷入其中。
普及指数:5个星
NO15:坦克大战
又一款横扫60后、70后、80后的电子休闲对抗游戏。玩家操纵属于自己的坦克升级、打关,不断的获得胜利。可以人机对抗,也可以玩家组队互攻。其中的护甲坦克、闪光坦克、宝物手雷和时钟、星星、头盔等等让玩家们乐此不疲。
方寸之间让游戏玩家迷恋不止。
普及指数:5个星
NO16:魂斗罗
又一款横扫60后、70后、80后以冲关为主的电子竞技游戏。玩家最初操纵单发步枪,运用跳跃、翻滚等动作,用来躲避随机出现的敌人发射的枪弹,以最终突破所有的关口为胜。每次冲关升级之后,玩家所持有的枪械随之升级,难度也不断加大。
还记得这个开机画面吗?
普及指数:4个星
对于大多数的80后来说,电子虚拟游戏陪伴他们度过了整个童年,比如超级玛丽、大富翁、拳皇、潜艇大战……
玩过的游戏是一个人童年时最深的记忆之一。通过游戏,我们学会了协作、奋斗、挫折……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游戏中成长起来,那些视游戏为洪水猛兽,放学就让孩子捧着书本的家长,想想自己童年时玩过的游戏,你还会对自己的孩子玩游戏那么抵触吗?
没有游戏的童年,是不完整、残缺不全的童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