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到家,回顾成都人7080年的
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
没有什么比居住在这里,
更能让人深刻入骨。
因为它所反映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作为典型的同心圆放射性扩展的城市,成都从半个多世纪前内向、封闭、消费型为主的形态,发展到现在外向、开放、综合型为主的形态;人们的居住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狭窄到宽敞;
从简陋到完善,从栖身到宜居。
倘若时间可以倒流,
在户型、环境、周边配套等;
尚未成为居住选择要素之前的五十年,
彼时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才刚刚开始。
随着人口数量的直线上升,为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成都市结合旧城改造,通过原房拆迁后就地兴建的方式,先后在人民中路、水碾河旧区、东城根街以及建国东路等地修建居民点。
砖混结构、通道式布局、
厨卫共用,是这类建筑最大的特点,
因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藉由此,一场居住空间的变迁史,在时代的浪潮中,笔酣墨饱的正式挥毫书写……
年代在“洗衣做饭空间共享”的筒子楼人们成了“大家庭”
摄影小白北站西二路28号院只外墙作为改革开放初期
最流行的一种住房样式,
“筒子楼”的建造,
相当程度上借鉴了俄国建筑样式。
摄影小白建设路71号被翻新的筒子楼低廉的造价;砖混的组合;
没有钢筋加固的结构,
往往二到三层,
或者四到五层,便适可而止。
摄影\小白外观上四平八稳,
风格就更无从谈起。
要么墙体或是水泥简单的粉刷,
或是干脆不粉刷,
赤红的砖头昭然裸露。
摄影\小白进入楼内,
每一层都会有一条长而不冗的走廊。
左右两端,房间门对门,
鳞次栉比,一字排列;
摄影\小白另外也有单排房间,
这一类,楼梯与走廊
大都双双外露于建筑表面。
摄影小白逼仄的单间,
墙刷大白、地抹水泥,
家具无所谓品味,耐用就好;
“三转一响”
四大件与七十二条腿成为当时主流。
网络图片因为是宿舍格局,
没有独立的卫浴间和厨房,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通常每一层需要共用一个水房。
图\网络长长的水槽,
往往周末晚起的年轻人
还在睡眼惺忪地洗漱,
上游已经浮浮沉沉地,
飘来隔壁阿婆洗菜的残渣或涮衣服的泡沫;
摄影\小白要是赶在夏天,
微醺暑热,
一些年轻的家长,每天睡前,
势必拖着浑身脏兮兮的孩子,
在拧开的水龙头下,
一边用搪瓷盆接水,
一边骂骂咧咧地给他们做睡前的洗刷;
图\网络卫生间同样也是公共的,
与水房相互分开,刺鼻的异味,
隔着老远都能闻见。
至于厨房,
都是简易搭建在门口,
旁边堆着蜂窝煤或是摆放液化罐。
摄影\小白这家的饭菜刚起锅,
那家的颠勺声铛铛响起;
狭长阴暗的走廊,
烟火气时常弥漫不散。
摄影\小白由于缺乏排烟系统,
被烟熏火燎的墙壁,
年深月久,发黑泛黄,结满厚重的油垢。
摄影\小白因为中间是过道,两边是房间,
所以“筒子楼”里面的采光大都不会太好。
偶尔一缕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棂照射进来,
但就长期处于昏暗状态下的公共空间而言,
仍是杯水车薪。
摄影\小白好在单排筒子楼的采光与通风问题并不大。
利用这绝佳的机会,
住户们往往会在廊柱之间,
用竹竿和废弃的电线,充当晾衣绳或晾衣架,
牵起左右两端。
一阵风吹过,各种颜色的晾晒物,
旗子一样在空中飞扬。
摄影\小白摄影\小白因为室内面积有限,
诸如鞋架、板凳桌椅等;
也会被拥挤地摆放在过道内。
摄影\小白这类住宅,由于本就为了满足刚需,提升国民人均居住面积,弥补改革前的十年建设空白而诞生。建设标准普遍偏低,所以人性化和适老化,并未得到充分考量。
直至年,一场唐山大地震,将“筒子楼”的诸多缺点一一暴露。之后,人们开始建造更加适合生活的房屋建筑。
于是80年代初期,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各大城市,正式迎来“单元楼”。
年代有了独立厨卫和阳台的单元房让家的模样渐渐清晰
摄影\小白在福利房分配的制度下,
能够住进这样带有独立厨卫的房子,
绝对是很多人当时的终极梦想。
因为那意味着,
再也不用与他人共同享有一个空间,
“筒子楼”的隐私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摄影\小白摄影\小白从十几平米,到五六十平米
居住面积整整翻了五倍。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房间有了格局,家的模样也逐渐清晰。
摄影\小白多出来的阳台,
不但可以满足衣物晾晒,
而且还能种植花草,装点生活。
摄影\小白空间虽然有了,
但“不合理”三个字,
却成为成都80年代住宅设计中
最常见的问题。
总体套型以卧室布局为核心,
并没有考虑未来几十年人们的需求变化。
图\网络比如,早期居室型特点,
是一间房子,同时承担起
卧室、就餐、会客等多种功能;
如果是来了客人,
在没有足够座椅的情况下,
往往便直接坐到铺了毯子的床沿,
就餐或看电视,
闲话家常的一片笑叹怨尤声中,
剥落一地的花生衣子与瓜子壳。
图\网络到了中期,方厅型出现。
这时候,就寝与就餐区域分离。
在增大的入户门厅内,
人们支起了饭桌,
来客后也起到了会客厅的功能。
民国洗脸架是必备,摆设在饭桌的附近,
以便于饭前洗手。
有孩子的家庭,
则往往会把奖状贴得满满一整墙,
这种无声的“炫耀”,
让主人在宴请宾客的餐桌上倍感荣光。
图\网络晚期的起居型,
面积上较之前两者有所增加,
套型也相对合理;
起居、就餐、就寝空间分工明确;
但厨房较小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
最多同时只能容纳两三个人。
妻子烧菜,丈夫打下手,
难得一次开荤,仿佛过年一样,
眼巴巴守在门外,
等待开饭的孩子馋得直咽口水。
图\网络至于装修,就更谈不上。
没有灯池、筒灯的顶面,
基本都是平顶抹灰;
除油漆外并无腻子墙漆之类的材料,
全靠绿墙裙来提气。
图\网络六个韩式尼龙面料的沙发,
一组高低柜,一架蝴蝶牌的缝纫机……
承担起最主要的家居组成部分。
图\网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
妈妈嘴里时常念叨的话,
因为有了缝纫机,
全家人身上的“的确良”一穿就是好几年。
图\网络年,
伴随着邓丽君的歌曲传遍大陆,
中国彩电市场,也实现了大规模
从黑白替换彩色的更新迭代。
一台18英寸的彩电,
需要普通工薪家庭
六七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
第一次用上彩电时,
不仅孩子,就连大人也是难掩兴奋,
一大家子挤在沙发上等待节目开播。
图\网络80年代末期,
程控电话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BB机终于不再是唯一的通讯方式。
年迈的老人足不出户,
也能随时给南下深圳的儿女通电话。
图\网络理想的家庭生活有了雏形,
但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伴随其右,
那就是少了生活的交集,邻居之间的关系,
似乎逐渐变得冷漠起来。
图\小白而走道里低垂的线缆、杂乱地交织在一起,
在毫无防范意识的人们眼里,
几乎很少引起安全隐患的警觉。
摄影\小白虽然“筒子楼”里,住房面积狭小,但其承载的美好回忆却是单元楼所无法替代的。
03小区环境:充满人情味的家属大院
摄影\小白尚且处于福利性住房政策的年代,
居住区多呈现为单位大院的形式;
居民大都一个单位的职工;
因此居住者的组成成分也相对单纯。
因为具备相似的工作背景和生活习惯,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领域,
往往人情味也更为浓厚。
图\网络尽管小区整体空间尤为单一,
行列式布局,很难形成聚集围合出
方便小区内部活动的空间;
但孩子们嬉戏的欢乐,
却一点也没因此而减少。
丢沙包、打弹珠,滚铁环,玩老鹰抓小鸡……
经常疯到太阳西沉,
在父母的呼唤声中,方才意犹未尽地各自散去。
图\网络遇到晴朗的天气,
人们一定会把床单褥子,
拿到小区的空地上晾晒,
并时不时用棍子拍打上面的灰尘。
摄影\小白茶余饭后,为消磨时光
退休老人,则喜欢与棋友,
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树下对弈。
摄影\小白那时的人,
能开上轿车的虽不多,
但由于组团路狭窄,
且又没有地下停车场,
小区里的道路经常人车混行。
区区几个地面车位,也是显得异常局促。
摄影\小白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
尽管两排住宅之间,
通常会安置非机动车停放棚,
但仍旧有人习惯性地将车停在楼道
原本狭窄的过道,因此而变得更加拥挤。
摄影\小白因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小区绿化虽生长时间较长,但宅间绿地处理,较为简单,多为层次单一的条状花基,毫无美感可言。
至于供人活动的设施,更是寥寥无几。
即便在今天看来如此不尽如人意,但对于当时要求不高的人们,家属大院,仍旧是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图\网络回望,
数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
也许不过指顾间的事,
但房屋建筑却可以像镜子,
将一切天翻地覆的改变,定格成永恒。
从砖瓦房,到筒子楼,再到单元房……
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渊思寂虑。
然而,只要社会在发展,
关于家的故事就永远不会完,也完不了。
而《落屋·成都居住艺术白皮书》
将继续从人居环境的角度,
通过探索成都人四十年来的生活变化,
来还原一个时代的变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