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唯独太乙峰拔地而起,

庐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唯独太乙峰拔地而起,卓尔不群特立高标大家好,我们今天走进庐山的太乙峰。充满传奇色彩的太乙将军村位于太乙峰下,太乙村的名称显然也是来自太乙峰。在庐山众多的奇峰峻岭中,太乙峰算得上是别具奇姿的佼佼者,让人一见便怦然心动,赞叹不已。庐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各有各的奇姿,各有各的险峻。有的像紫烟缭绕的香炉,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姊妹,有的像威风凛凛的宝剑,有的像联袂而坐的老人,有的像仰天长啸的猛虎,有的像昂首躬立的牯牛……但千姿百态的山峰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青葱苍郁,植被丰富。唯独太乙峰拔地而起,卓尔不群,特立高标。整座山峰全由嶙峋的怪石累叠而成,绝少草木,远看犹如一座巨大的石雕。既像埃及的金字塔,塔尖直刺苍穹,更像一柄倒竖的犁耙,锋利的犁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故又得名“犁头尖”。太乙峰别具一格,太乙峰的名称也极有魅力。极为明显地蕴含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十分复杂,也十分玄妙。这里只简单介绍两种:一种是说“太乙”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指上古远祖的宇宙观,也就是统领一切子规律的总规律:以一为太乙(又称太极),由太乙而生二目,二目生四辅,世间的万千变幻俱可从太乙推出,其他的各种子规律都是由此引申开来;“太乙”还被指为先贤文明的智慧发端,也就是生发其他文明智慧的总源头。太乙是术数的一种,为三式之首即我国古代术数中三大秘术太乙、奇门、六壬,同称(“三式”)是古代高层次预测学,相传太乙式产生于黄帝战蚩尤时。《奇门五总龟》中记载:“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说简单一点,太乙就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以及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第二种说法“大乙”还可与“太乙真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太乙真人是传说中的救苦天尊,简称太乙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称青玄大帝、青华大帝,诞辰为旧历十一月十日。太乙真人的造像为驾着狮子,手持净瓶或莲花、桃柳枝等,类似佛教的净瓶观音与乘狮文殊菩萨。道教经典中记载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的妙严宫,可引渡人间受苦亡魂往生极乐世界。对于积德行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庐山太乙峰的名称如何得来,目前尚无定论,较为权威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说此峰在五老峰、含鄱岭、九奇峰汉阳峰的中央,犹如太空中的太乙星座位居在众多星座的中央,故而得名;第二种说法更为神奇。相传远古道教尊神太乙真人在此峰常年修炼,使得此峰也不断吸纳仙气,充满仙风道骨,与其他山峰截然不同,故而得名。这两种说法都给太乙峰披上玄幻、隐逸的色彩,好像很简单,又像易经那样难以捉摸。太乙峰的外形的确像是一柄雪亮的犁头,直刺苍穹,耕耘云雾雪霜,从不磨损,从不褪色,当地的老百姓就索性叫它“犁头尖”,又形象,又好记,又简单。太乙峰的山体为何如此铁骨铮铮、桀骜不驯,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直到20世纪3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才解开了这个谜团。早年,西方地质学家曾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而李四光却在庐山发现了众多第四纪冰川遗迹,太乙峰(犁头尖)成为最有利的佐证、标志之一。它是冰川遗迹中最壮观、最难得一见的冰川角峰。庐山也因此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诞生地,并因此而成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大约在十亿年前,庐山及其周边地区还大多为碧波荡漾的浅海。大约在八亿年前,剧烈的地壳运动使海水逐渐消退,庐山山体慢慢隆出地平线,慢慢升高。距今三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庐山山体迅速上升,形成了一座独峙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山体基本形成。汉阳峰海拔高达米,成为庐山的最高峰,与汉阳峰紧邻的太乙峰也不示弱”,成为庐山仅次于汉阳峰、大月山、五老峰的第四座高峰。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考验太乙峰的严峻时刻来到了。距今二百多万年前,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期,庐山众多的山巅、深谷,都被埋在寒光烁烁的厚雪坚冰之中。到了第四纪冰川后期,气候转暖,冰雪消融,巨大的冰流裹挟着泥沙横冲直撞,摧坚披锐,所向无敌。太乙峰位于汉阳峰、含鄱岭之间,正是冰流的主航道,承受着极为巨大的压力。倔强的太乙峰偏不退让,昂然挺立,砥柱中流,任凭狂暴的冰流发起一次次猛烈的撞击、切割,纵然是遍体鳞伤,也咬紧牙关,死死地顶住。巨大的冰流可以削去太乙峰的皮肉,却始终无法摧毁太乙峰的铁骨。冰流最终败退而去,太乙峰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以其铮铮铁骨、浩浩硬气,独立于庐山的群峰之间,形成一道极为独特、耀眼的风景线,令每一个仰望他的游人都不能不心生钦佩、仰慕之情!冰流在太乙峰脚下冲撞出的巨大冰谷、冰窖,正是今日太乙村建造别墅的绝佳胜地。国平太乙峰由巨石累叠而成,山上怪石遍布,干姿百态,都是鬼斧神工的杰作。其中既有十二生肖石群,个个惟妙惟肖;又有九叠仙蛙、鸟龟石、雷公石、真假猕猴王、八戒石问天石、道经石等,形神兼备,令人叹奇叫绝。太乙峰的背面下方是老鹰崖,又叫老鸦口,形甚险峻,常人无法靠近。太乙峰南端还有一个突出山体的巨崖,宽丈多,深百丈,三面环山,一面对着鄱阳湖,地势极为险峻,这便是著名的望鄱崖,是观赏鄱阳湖最理想的地方。距望鄱崖不远是剑劈崖。传说当年太乙真人在此峰修炼时一日将其磨炼多年的七星宝剑试峰,朝眼前巨石猛然一劈霎时间轰隆一声巨响,巨石被劈成两半,一半坠入山谷,留下的一半笔直陡峭,剑劈崖由此得名。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小编都会仔细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