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过家家,父母认为幼稚不要再阻止了,
导读: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技能增长和不同突破的表现,也会有很多有趣的事给成人带来欢乐,留下美好回忆和孩子成长足迹。网络上曾有人分享过两个幼儿和自己的狗狗玩过家家,视频中两个三四岁的孩子,给狗狗头顶扣了一个塑料盒子当作帽子,充当过家家中的一个人。
俩孩子拉着狗狗前腿示意让狗狗跟着他们向前走,一脸无奈的狗狗心里一定在想,不仅要看门护院还要陪着孩子玩过家家,真是太辛苦了。
过家家,全世界的孩子在成长阶段都经历过的一个游戏,很多孩子经常在家玩“医生看病”“买卖东西”“做饭”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这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很多孩子还会根据电视中或书上的情节想象,把自己当成超人、公主等人物,借助家里的床单或其它物品做道具。
01、过家家的好处,你意想不到
在家长眼中幼稚可笑,但是孩子们一个个戏精上身,玩得却不亦乐乎,甚至还会拉着父母协助“出演”。心理学家格林斯潘曾说:成长中假想游戏是孩子思维的重要跨越。
好处一:锻炼想象力
孩子平时玩的游戏大部分都是有规则的,游戏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则来玩,缺少了创造性和可变性,并且还会有一定的标准来定输赢,比如老鹰抓小鸡或者木头人。而没有标准没有规则更没有输赢之说,孩子们天马行空,完全凭自己想象设计场景、人物和行为。
这个过程还会有故事情节的进展、对话互动,每一个人物的设定和场景及语言还有情节发展,甚至表情、感情变化,都需要一定的逻辑支持。也需要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互相合作,才能把游戏进行下去。
过家家时孩子借助日常观察或者从电视书本上看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来,不用成人指导也没有经过刻意训练。通过思考游戏过程和内容,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
好处二:培养同理心
过家家的过程就会有人物角色扮演,这个过程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扮演谁。不管哪个角色,游戏中他都能体会到这个角色应有的行为和带来的感受,这些可以让孩子懂得从不同角度考虑他人感受,尊重他人的意愿。
比如过家家时,孩子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他们通过模仿爸爸妈妈的日常行为,给宝宝喂奶、喂饭、哄睡、穿衣服等,体会到爸爸妈妈平时照顾自己的不容易,也会有意识尊重和理解父母。
好处三:提升模仿能力
一个名为钟美美的小男孩儿就因模仿而在网络走红,他起初模仿老师,生动形象。随着模仿视频引起更多人的兴趣,钟美美换了风格,模仿身边更多其他人。网友都说这个孩子演技实力派,模仿能力超强,学什么像什么。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爱模仿成人,随着宝宝长大,他们具备了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会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言行来模仿,他们模仿成人的形态、走路、说话甚至表情。这个过程并没有人教,有些模仿让家长忍俊不禁。
之所以能还原身边人的言行形态,是孩子经常接触,观察,然后脑子里有印象,重复地浮现后才能特别形象地还原。模仿也是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的途径,主动模仿正是主动学习的表现。
英国等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的儿童戏剧课也就是角色假扮的模仿,他们甚至把孩子戏剧方面的经历当做优势,德国在年也在幼儿园必修课中设置了“过家家。
妈妈平时可以通过演示过家家的游戏来提升孩子的模仿能力,训练观察能力。比如借助布娃娃,妈妈可以示范哄布娃娃睡觉、脱换衣服、带布娃娃玩,和他聊天,给布娃娃读书讲故事。
还可以借助孩子喜欢的玩具互动玩过家家,发挥他的想象力,这个过程要注意加入生活常识进行引导。比如季节的变化,随着季节变化植物的变化、日常购物的场景等,还可以加入小动物走路或生活习惯等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碎碎念:
过家家远不是家长看来幼稚的游戏,孩子们在一个个“假装”的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思考能力,学会体谅他人,提高模仿能力,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过程。当孩子与同伴过家家时,只要内容是正向的,家长就做到不干预。必要时可以提供道具支持和配合,让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