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一个接一个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等12个生字和单耳旁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写“过、各”等7个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我”的快乐,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接、再”等12个生字和单耳旁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写“过、各”等7个字和横折折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玩老鹰抓小鸡游戏的图片)教师提问:小鸡们是怎样跟在鸡妈妈后面的?(小鸡们“一个接一个”紧紧地跟在鸡妈妈的后面。)
2.板书课题(板书:一个接一个),学生齐读课题。
相机识字:(出示小朋友手拉手图)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的偏旁是提手旁。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注意:在拼读课文时找出本课的生字,和同桌重点交流生字的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特别注意自己读得不够流利的地方。
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教师指导正音。
①“再、做”是平舌音,“种、这”是翘舌音;“种、样”是后鼻音,“伴”是前鼻音。
②认识多音字。
多音字“觉”要据义定音。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上册课文《大还是小》中的句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在“觉得”一词中,“觉”是“感觉”的意思,读“jué”。再指名在课文中找出“觉”所在的句子:“快回家睡觉!”在“睡觉”一词中,“觉”表示“睡眠”,读“jiào”。
(2)学生自由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教师归纳总结。
①形声字识记:种、样、伙、伴。
②熟字加偏旁。
故+亻=做中+禾=种羊+木=样
文+辶=这口+=各去+卩=却
认识新偏旁:单耳旁(卩)——却、即、叩。
③组词巩固识记。(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中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再开火车比赛读。
④语境识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生1:妈妈再三对我说:“晚上十点之前一定要睡觉啊,不然明天起不来的。”
生2: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总会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真开心啊!
⑤字谜识记。
◇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也)
◇二十八人。(伴)
◇秋禾已收人才来。(伙)
4.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字形、结构及笔画,对重点字进行书写示范。
①“过、这”都是左下包围的字,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这两个字都含有走之,引导学生先练习书写走之,再写好整个字。
注意:教师范写横折折撇():短横起笔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而后面的折撇写得自然圆转。
②“种、样、伙、伴”都是左右结构,“种”左右等宽,“样、伙、伴”左窄右宽。
③“各”是上下结构,折文的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口”字要写得扁一点,偏右。
(2)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对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投屏展示,教师点评,学生再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完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指导学生恰当地把握停顿。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4.再一次读整首诗,想一想:“我”有哪些经历?“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5.学生再说课题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一个接一个”是指文中的小朋友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做着不同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让她感到很开心、很有趣。)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和同桌说说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事,交流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插图和朗读,读懂诗歌,感受“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的快乐,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学生写完后,同桌互评互纠。
过去种子样子伙伴同伙同伴
这个这里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会玩什么有趣的游戏?当你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游戏被迫中止,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或许,你们能在今天的学习中找到共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分小组朗读诗歌,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注意:诗歌中感叹词较多,如“唉、啊、呢、啦、哪”等,要读出相应的感情。
2.指导学习第1节,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自由读,数一数有几句话。(3句。)
(2)学习第1句话。
①读诗歌,想画面。让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展示的情景以及小伙伴的心情。(月夜,两个小女孩在院子里玩踩影子游戏,她们玩得多开心啊!)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画一张笑脸。
④教师引说,学生想象:正玩得高兴,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你有过在玩得起劲时被家人叫回家睡觉的经历吗?回想一下他们的声音、动作是怎样的,然后演一演。
⑤教师指导朗读第1句:前半句用开心的语气读,后半句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响亮,读出“叫”的感觉。
(3)学习第2句话。
①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句子: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②随机学习生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见、再来”等。
③学生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一张哭脸。
④教师指导读第2句话:读好儿化音“一会儿”,读好“唉、啊”,读出孩子的惋惜、沮丧、无奈之情。
(4)学习第3句话。
①师生共读。
师:不过,回家睡着了——生: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②学生交流:你做过哪些梦?指导理解“各种各样”。
生1:我梦见自己骑着白云在天上飞,还和老鹰比赛谁飞得更高呢!
生2:我梦见自己掉入一个黑洞穴,刚要害怕,一大群可爱的熊猫就出来邀请我吃竹子。
小结:你们的梦有的有趣,有的快乐,有的甜蜜,有的可怕,这就是“各种各样”。
③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此时的心情,画一张笑脸,指导学生用期待的语气读这句话。
(5)指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注意读出“快乐—沮丧—期待”的情感变化。
过渡:这首儿童诗的第2、3节和第1节的结构、句式相同,同学们可以仿照学习第1节的方法来自学,相信大家通过自学,也能体会到“我”的心情变化。
3.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迁移学习第2、3节,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1)自由读第2、3节,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明显的信息:这两节诗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前面有什么不同?心情不好是因为什么?心情好了又是因为什么?
(2)交流:结合生活经历学习词语“伙伴”“有趣”,教师利用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3)指名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小结:不管是好梦被叫醒去上学,还是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要去上课,“我”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
(4)指名读,分小组读第2、3节,强调“唉、不过”,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5)拓展探究:课文的前三节有什么相似之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
(6)做做课间操,回顾学习内容。
踩什么?踩影子。做什么?做好梦。
上什么?上学校。跳什么?跳房子。
讲什么?讲故事。我和伙伴真快乐!
4.学习第4节。
(1)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2)全班交流:你们和文中的“我”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和同学们说一说。
(3)学生自由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他们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这样才能收获快乐。
生:傍晚,正看着精彩的动画片,就听见妈妈叫着:“快去读书!”唉,我多想再看一会儿啊。不过,书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
(4)同桌互读,感受一下“我”的好奇。
三、美读课文,作业设计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2.教师作结。
师:我们不仅从诗歌中感受到了快乐,还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不仅跟着老师学习课文,还自己学习理解课文,真棒!诗歌中的“我”可爱、天真,我们也要像她一样,遇事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起来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我重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我”的内心变化,体会诗歌蕴含的意境和童真童趣。如在第1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我”的心情;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然后再次通过诵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课文的前三节结构相似,语言反复。因此,我重点讲读第1节,然后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2、3节,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全册无水印精品课件教案资料分享,需要可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