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第二单元8千年梦圆
第二单元
8.千年梦圆在今朝
1.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画上“√”。
(1)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美丽的飞天神话与传(chuán√zhuàn)说,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zhuǎn√zhuàn)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千年飞天梦一朝(cháozhāo√)梦圆。
(2)传说,明代的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那种勇于实践的(探测探索√)精神,极大地(振奋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2.读课文,根据提示填一填。
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
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一号”
探月工程
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被送上太空
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
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送成功
年,开始探索人造卫星上天
人造卫星工程
万户尝试乘火箭上天
古代,有飞天神话、传说和奇妙想象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写下来。
记录时,请注明资料的出处。
年4月20日19时41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计划搭载长征七号火箭,探访天宫。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是我国北斗二号工程的第四颗备份卫星,至此,我国“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圆满收官。
年1月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送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成功。此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高通量技术实验验证。年首发成功!
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发射成功。(又称“红旗一号-H9”),这是第16颗吉林一号卫星。此次任务还搭载了NewSat7/8卫星、天启星座05低轨物联网卫星(人民一号)等3颗小卫星。
人民一号卫星质量40kg左右,设计寿命三年,可通过推进剂进行轨道和姿态调整。人民一号卫星共搭载了2台光学载荷,主载荷为一个为多光谱相机,地面分辨率为1米;同时搭载一台高光谱相机,地面分辨率为30米。
人民一号卫星具有专业级图像质量、高敏捷的机动性能、丰富的成像模式和高集成的电子系统等技术特点。该卫星在农业遥感、生态环境监测、灾害应急、黄河生态监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森林防火预警、态势感知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年1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民营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卫星。该卫星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入轨后将开展相关技术和业务验证。
年2月2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年3月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托举北斗三号GEO-2卫星直冲云霄。这是北斗系统的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3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卫星已经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算起,中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年3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二丙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本次任务搭载验证一子级剩余推进剂再入排放技术,持续提升落区安全性。此次是今年长二丙执行的第一次宇航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航天飞行。
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鸟儿学习,我们就能飞上天空吗?
陈海昕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努力让自己能像鸟儿一样飞向天空。但很多尝试都失败了。
人类没有羽毛,即使装上人造的翅膀,人类的肌肉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扑动翅膀并飞起来。即便利用机械驱动,鸟类在空中精巧的飞行动作,对人类来说既难学习也难实现。人们发现,一些鸟儿,如海鸥和老鹰,有的时候并不扑动翅膀也能在天空翱翔。于是人们制作了固定不动的翅膀,形状和剖面都和鸟儿的翅膀类似,借助它来学习鸟类的滑翔。后来,世界上就有了滑翔机。
滑翔机需要从高处冲下,才能实现短暂飞行,而且飞行速度比较慢,最终还是要落回地面。怎么才能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久呢?人们发现,要想在机翼上产生足够的升力,滑翔机需要在空气中运动得足够快。但是空气有阻力,导致滑翔机不能持续飞行。
怎么样才能克服空气阻力呢?人们想到了风筝。在无风的时候,人们需要用力拉着风筝跑,风筝才会产生升力;没有拉力,风筝很快就会掉下来。美国的莱特兄弟,给滑翔机加上了动力,让它能够克服空气阻力,保持足够的速度去产生升力。有了动力,滑翔机就变成了飞机。
飞机和鸟儿不一样,飞机的“翅膀”不动,靠动力产生速度来飞行。飞机在从地面起飞之前需要先让自己“跑”起来,而且要“跑”得足够快,因此需要在地面上设置跑道。在动力的驱动下,飞机需要有轮子才能在跑道上“跑”,这就是飞机的起落架。
飞机飞起来之后,还要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于是人们在飞机上设计了一系列机关。人们在飞机的“翅膀”上设计了能动的部分,让飞机可以左右倾斜,我们将其叫作副翼。飞机尾巴上也有类似的活动控制面,我们把它们叫作升降舵和方向舵。在副翼和升降舵、方向舵的帮助下,飞机就能够转弯、翻滚,随心所欲地飞翔了。
如今,飞机的飞行能力早就远远超过了鸟类。有些飞机的速度可以比音速快;有些飞机能在距离地面30千米的高空上飞行,而地球上飞得最高的鸟儿也不过飞到11千米的高度;有些飞机“肚子”里可以装进整部坦克……这些都是鸟类根本不能做到的。
人们在实现飞行梦想的过程中,既向鸟类学习,又有了大胆的突破和改变。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儒科夫斯基说过:“鸟类是靠翅膀和力量飞上天空的,而人类靠的是智慧。”
(选自《科学画报》年第5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与短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D)。(填序号)
A.人类没有羽毛,即使装上翅膀,也飞不起来。
B.风筝能够飞起来,是因为人们用力拉着风筝跑,使风筝产生升力。
C.滑翔机不能持续飞,是因为空气有阻力。
D.飞机的方向舵可以使飞机左右倾斜、转弯和翻滚,随心所欲地飞翔。
(2)读短文,想一想人类向鸟儿学习飞上天空经历了哪些过程。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遇到的困难(问题)——解决办法——实现突破
人类很难学习鸟类在空中精巧的飞行动作——制作固定不动的翅膀,形状和剖面与鸟儿的翅膀类似,借助它滑翔。——有了滑翔机。
空气有阻力,导致滑翔机不能持续飞行。——发现人们用力拉着风筝跑,风筝会产生升力——给滑翔机加上了动力,变成了飞机
飞机的“翅膀”不动,需要靠动力产生速度来飞行。——地面上设置跑道,在动力的驱动下,需要有轮子——飞机有了起落架
飞机还要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飞机有了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在飞机翅膀上、尾巴上设计了能动的部分。
(3)读文中的画线句子,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人类的“智慧”指什么。
人类的“智慧”指根据大自然的启示进行大胆的突破和改变,从而实现了发明创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