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将近,是时候用一只鸭子,来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处暑简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代表着炎热的暑天已经结束。每年08月22日-24日时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也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进入处暑节气,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热情的盛夏也渐行渐远。
处暑时间
处暑是在公历每年08月22日-24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
年处暑时间:08月23日18:01:,农历己亥猪年七月(小)廿三,黄帝纪元年07月23日。
处暑气候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首先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其次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从历史资料看,夏季往往要延续到九月中下旬,那时候天气才会真正凉爽起来。不过,进入处暑节气后,昼夜温差会渐渐拉大。
处暑三候
处暑三候,第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处暑日后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也开始凋零;而黍、稷、稻、粱类农作物也逐渐变得成熟。
处暑习俗
(1)赏秋意: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约上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同行出门玩赏,看天边云卷云舒,颇有一番趣味在里面。民间也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处暑食材
处暑时节,空气中缺少水分,节令养生当以健脾润肺为主。此时可以多吃一下山药来补脾养胃。补中润燥的蜂蜜也是你不错的选择。
此外,亦可多食一些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如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处暑食谱
(1)啤酒鸭:
鸭半只、啤酒1瓶。
花椒10粒、桂皮1块、姜4片、八角2个、干红辣椒7—8个、大蒜3瓣、老抽1勺、生抽2勺、冰糖3颗、花椒10—15粒、葱段2段、盐少许。
①半边鸭子剁开,去除多余油脂,煮一锅开水,将鸭子倒入,飞水,捞出备用。
②准备好干红辣椒、花椒、桂皮、八角、姜片、大蒜、葱段等材料。
③热锅,倒油,放入香料,以及三块冰糖。
④倒入鸭子翻炒,放入老抽1勺、生抽2勺上色。炒到金黄。
⑤倒啤酒没过鸭子,撒一点点盐,大火烧开后,盖上锅盖中火炖烧。
⑥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翻动一下,以免粘锅。
⑦煮40分钟以上直至骨酥肉烂,过程中烧干了可以再倒入啤酒或者清水。
⑧最后大火收汁,出锅撒上香葱装盘。
(2)橙汁冬瓜球:
冬瓜克、橙汁克、果珍30克。
①冬瓜用挖球器挖成圆球。
②锅内倒入凉水,开锅后放入冬瓜球,煮至断生,捞出沥干水分。
③碗内放入果珍,倒入橙汁儿,搅拌均匀。
④将搅拌好的橙汁倒入装有冬瓜球的碗里浸泡,橙汁要没过冬瓜球。
⑤盖上盖子密封,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即可。
处暑常识
处暑后,天气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变大,所以要注意早晚添衣,晚上睡觉也要注意盖被,避免着凉。脑力工作者,此时也应当调整自己的作息,增加睡眠时间,有条件的话可以每天中午午睡一个小时。调节心情也有助于你安然度过处暑时节,适当的运动有益身心,还能提高你身体的免疫能力。
今日互动:你们家乡过处暑时节有什么别的特别讲究吗?会不会吃鸭子?又是什么鸭子?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