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读音樂研究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星宇:Rachel正在俄羅斯格林卡音乐学院研讀聲樂碩士,今天邀請她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她在俄羅斯的留學經歷以及其中的精彩故事。
Rachel:謝謝邀請!转眼间,在俄罗斯3年的硕士生活已经结束了三分之二。期间的经历和自我的变化让我在经受一次又一次考验后,感到十分感激和幸运有这样的机会来到这个国家。星宇:首先請Rachel從自身角度来谈谈在俄罗斯读硕士的基本要求和情况吧!Rachel:我是学音乐的,大学本科在国内,毕业后参加工作,两年后申请俄罗斯的格林卡音乐学院。
俄罗斯的音乐学院一般本科分教育系和表演系,表演系又称专家学历,而硕士专业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则是要求在自己国家已经取得本科学历,并且参加该音乐学院的硕士招生考试后获得在此学校参加预科学习的机会,一般开学时间是每年的九月份,这也是正式进入该音乐学院的前提,因为这一年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同时也有很多科目的专业课学习,在满一学年后,在第二年的六七月,需要再次参加入系考试,并且分为先后两次,入系考试十分重要,会决定你是否可以正式入系成为该学校的学生。如果第一次考试成绩没有合格,学校会通知你提前做准备去面试其他的学校,而在此学校的预科学习,也会给你预科证明。专业课,一般音乐学院的课程会有声乐,器乐,指挥,理论,录音等等。我所在的音乐学院建校时间长,绝大多数考试的专业水准都相当高,并且十分认真负责。一般主修课一周三次,辅修课一周一次,辅修包括室内乐,和声,视唱练耳,论文指导等等。星宇:跟我們說說一對一的專業課是什麼樣的吧!Rachel:上课的形式一般声乐是2对1,也就是两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这跟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专业课不大相同,俄罗斯的教学要求声乐课必须由声乐老师加上钢琴伴奏,而钢琴伴奏亦称艺术指导(在音乐学院也会有专门的钢琴伴奏专业,从本科到博士都有)。艺术指导除了为学生弹伴奏之外,还会指导作品的处理,而声乐老师更多的是负责处理你的声音,两人在声乐课上的位置几乎是平等的。而其他的乐器,例如钢琴专业,那么就是一对一的课程。
除了专业上的严谨,我想俄罗斯的教学给我最多的体验就是老师的亲和與氛围的自由了吧。或许是因为在俄罗斯不会称呼老师为某某老师,而是直呼其名,上课过程老师会指导也会与你沟通。第一年的学习,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在课堂上的紧张感,我有幸遇到三位老师,分别是我的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老师,在第一年的学习里,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对自我的肯定,我想自信心的提升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記得有一次在我演唱完一首声乐作品后,我的声乐老师居然流泪了,她一边擦拭一边告诉我:“婷,你唱的很好,我都哭了”。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也给自己无数的信心。
艺术指导是个有着40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学识深厚,不仅琴技了得,对于歌曲作品的了解也是极为深厚,她会根据歌曲的需要给你声音之外的作品指导。她十分喜爱邀请学生在家里做客,她還会盛情邀请我饭后吃她自己做的果酱,是认真的只吃果酱哦!我硬是吃完了一碟,感受很复杂……哈哈!
钢琴老师,除了她的演奏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之外,最最重要的是她每天都会精神抖擞地从早忙到晚:照顾家庭,上课,开音乐会,去歌剧院......总是一直在工作,但她永远会精神饱满地对你说“我喜欢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星宇:與同學交往中有哪些讓你難忘的事情?Rachel:在外结交朋友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尤其是和俄罗斯的同学打交道。
让我想起认识美人索非亚的故事:记得一天晚上在学校音乐厅听音乐会,一个演唱朱丽叶的咏叹调的姑娘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她精致美丽的声音,再者是她完美的高挑身材,金色的卷发,加上我坐在第一排貌似看得格外清楚的美丽脸庞,一直让我这个中国姑娘念念不忘(哈哈,是的,被美人吸引不分种族性别??),之后我一直希望能跟她认识交流。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她出现在一楼大厅的长椅上,白净的皮肤,涂着红红的嘴唇。于是我走过去打招呼,她很友好热情,我迫不及待告诉她我找了她很久,可是尴尬的事儿接着出现了,她居然不是我要找的那位姑娘,但她确实也在那天晚上的音乐会上演唱过,大家没有持续的尴尬,很快继续聊天,她告诉我自己是女中音,非常热爱歌唱,当我夸她不仅长得好看,也很会打扮时,她眼睛一亮的告诉我:”是呀,我们歌唱者就应该把自己打扮的精神并且美丽,我们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扮演的角色中”。接著她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视频播放器,里面满满的全是各种歌剧视频,她说她不仅听女中音,所有类型都会听,各个国家的音乐,不同的语言她都去钻研,当她说到声乐演唱时眼睛里流露出的光芒,一直深刻的留在我心。
星宇:你覺得哪些有文化差異呢?Rachel:在俄罗斯,很多年轻人在读大学的时候会自己组建乐队,乐于自己写歌,跟我同一门辅修课的Артём,就非常喜爱电影配乐,尝试自己创作,而他并非专门学过作曲;课堂上当老师指出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特别严肃,而是去找到问题,轻松地接受;也会有为自己犯错误而哈哈大笑的时候。记得自己国内读书的时候,每个学生见到老师都会很恭敬,甚至会害怕。但这儿,似乎更为轻松,也许是学习音乐的缘故,大家会更加放地开自己。我偶尔也会邀三两好友来自己的小屋做客。俄罗斯人喜欢喝茶,绿茶和红茶是几乎每家餐厅的必备饮品,俄罗斯的蛋糕点心都甜的超越我的承受力10倍不止…吃点心配点茶还不是不错的选择,音乐学院经常会有演出,音乐会后大家会一起开茶话会,同学们也会带上自己准备的点心过来分享,一边探讨一边聊天。
刚去国外的时候特别思念中国的食物,有一次因为太想念,竟然拆了一包火锅底料炒了一碗肉酱,当然是番茄的火锅底料。俄罗斯人更多的是较为清淡的食物:如奶酪、沙拉、通心粉、肉类的点心等等,在我这个吃惯了徽菜的中国人眼里,天天跟奶酪打交道真是要了我的命。有一次请朋友吃饭,我试着做了一次烧卖,结果被四个同学一抢而空,超级有成就感……俄罗斯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慢”生活,超市里买东西,无论后面排着多少人,售货员永远不紧不慢,如果前面客人遇到问题,比如找零钱或者补个商品,售货员能愣是等你办完,全然不会着急,而等待的乘客好像也不太着急,很少会听见抱怨或者要求售货员快一点。但如果你去办理一些证件啥的,可千万别着急,一着急人家直接给说你下周再来……那真是欲哭无泪了。俄罗斯人非常注重安静,在全大多数的公共场合,环境都会相对安静,大家不会大声说话,无论是餐厅,机场候机楼,还是飞机客舱,火车车厢……记得刚刚到俄罗斯,和一群朋友去办手机卡,大家讨论套餐,不小心声音大了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一位俄罗斯老太太不高兴了,非常认真的批评了我们,当时真的非常尴尬。星宇:在婚姻和家庭方面與國內相似嗎?Rachel:我觉得婚姻观差异也很大。有一次跟我钢琴老师聊天,聊到她的大儿子,目前在莫斯科工作,27岁,前不久带女朋友来看过她,我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老师耸耸肩,说"不知道,我也挺希望他们结婚的,不过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就这样也不错",接着她问我:"在中国,是不是结婚很重要?",我能说我很懵吗?对于我这个传统的中国姑娘,好像真的是不以结婚为目的,难道我这几年都在耍流氓吗,哈哈,于是我说是的,接下来的对话让我很惊,因为她告诉我"在俄罗斯,早先受到欧美的影响,所以对于婚姻持比较自由的态度,同时因为俄罗斯人口少,国家鼓励生育,所以即使没有结婚,仍然可以生养小孩,并且大家都会觉得这很正常。"除此之外,俄罗斯父母对于小孩的教育也跟我以前接触的环境不大一样。父母会很注重孩子的独立性,似乎不大会溺爱。有一次在机场看见一个孩子大概三四岁,在跟妈妈哭闹,妈妈首先告诉她保持安静,接着耐心的说道理,小朋友一时不能接受继续闹,妈妈非常温和的对她说:"你就站在这里,先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说的话,如果你明白了,就过来坐在妈妈身边",小朋友在前面站着但很生气的抽泣,不时跑过来拉扯妈妈撒娇,这时爸爸来了,妈妈告诉他发生了什么,爸爸居然一致的跟妈妈站一边,两个人各自干起了自己的事,爸爸拿出手机,妈妈拿出化妆品,不时的两人交谈,但没有一个人去哄孩子。全程爸爸妈妈无论孩子怎样撒娇都没发怒,大约过了几分钟,小朋友凑过来抱着妈妈,说自己明白了。妈妈放下化妆品,搂住她,抱在怀里,那一刻很温馨。当然也有很多"另类的"妈妈,她们会在外面零下十几度,皑皑白雪的时候推着孩子出门,有时是一岁左右的孩子,手推车也常常是"敞篷版",孩子的小脸儿被冻得通红,长长的睫毛上偶尔还会落一片小小的雪花...妈妈们也会带着幼小的宝宝去健身房,自己去蒸桑拿,把娃娃也带去,好像养孩子是件不大会影响自己生活的事儿似的……点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文章為原創,如需轉載,新媒體商務合作,可發郵件至cherubxingyugmail.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