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的我,一生未用过近视眼镜和老花镜
看到现在的小朋友们,有的三四岁就戴上了眼镜,不知是玩具还是真的眼睛有了毛病!而那些小学生就戴眼镜的,则很可能是真近视了。
老汉这一生,既未戴过近视眼镜,也未戴过老花眼镜呢。
当然,我文化程度低一一虽然有初中毕业证,其实只上过二年初中,可是,我的孙儿孙女们都是在初中二年级时就戴上近视眼镜了。可见,读书少并不是我没近视的原因。并且,我曾经从事的工作(工种)也是最易损伤眼睛和视力的:先后任过八年打字员,十年的案件审查员,都必须用眼睛盯着那一个一个的文字。都是最容易损伤视力的。
乡下有句俗话说:“四十四,眼带刺”,意思是人到44岁时,就开始戴老花眼镜了,一些农妇日常很少读书看报,穿针引线时却总要戴上老花眼镜!因此,视力减退与读书多少关系不大,关键是要保护眼睛。
我的经历证明:正如现在的那些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科普宣传说的,关键是要注意用眼卫生知识,保护视力。
我的青年时代缺少科普宣传,不知道现在这些保护眼睛和视力的知识。我注意保护视力,是年秋天,从事打字员不久。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是双鸽牌手工打字机,二千多个铅字排在字盘上,闪闪发光,旁人都说“刺眼睛”。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恰好看到《羊城晚报》副刊文章,标题忘记了,意思是老鹰视力好,因为它飞在天空,盯着地面的猎物,是远距离观望……此后,我常常注意像老鹰那样望远,打字时,完成一页16K纸后,就眺望远方一下,再继续,后来岗位变了,看书看报看材料,也始终保持这一习惯。
这就是我一生没有使用眼镜的秘密。讲得太粗略,还补充几个细节供有兴趣的网友一看:
阅读一般报刊杂志或上网时,最好使用“”扫描式”,一句话获知大意即可,不必睁大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甚至一笔一划去盯着,因为一般阅读,不像语文老师阅卷那样仔细。
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一般阅读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点钟。这既是保护视力,也是养生之道。很多人知道蒋中正之名,他虽然日理万机,据资料介绍,每晚十点一定休息!
临睡前,如果是在看书看报或上网后,最好眺望一下远方几分钟,尽量“无限远”!
如果连续几天自觉眼睛疲劳或眼眶干燥不适,可用枸杞子加贡菊泡水当茶饮,我试过多次,确实有效(注)。
以前有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人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了。现在,似乎全社会都在为生成近视眼创造条件:教育,就不必说了,一所中学,能有多少不戴眼镜的?
书籍的开本都变大了,而字体全变小了,像芝麻绿豆那么大!连开发商都在做贡献:房子全部是点式结构,室内三面是墙壁,眺望室内外,近在咫尺,仍然是墙一一另外一栋或一户人的墙。“眺望远方”、“一望无际”这类词,已成为历史,城里人,成了真正的“目光短浅”的人!保护眼睛和视力,只能自己尽量注意!
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青少年全是病人了(近视眼也是一种病吧),谁来保卫祖国?戴着眼镜上战场时,万一眼镜掉下来,还能瞄准目标吗?
注:枸杞适量,约15g,贡菊8朵,保温杯内加沸水冲泡,待温度适宜入口时饮用,一日随意数次,一般可冲泡二、三次。此方为网上医生介绍的。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