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聚焦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它铸造着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有了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而文化自信是促成这些目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具有超高的艺术造诣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且全心全力拥党爱民。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

郭银明,年12月生于山东昌乐,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画院研修班。年参加四清工作队,年参军,曾在工程兵第一工区和军委工程兵机关、总参工程兵部机关从事文化工作二十余年,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美术作品百余幅。

年从部队转业到机械工业部工作,曾任机械工业书画协会常务理事,继续组织书画活动和美术创作,并师从北京画院著名人物画家赵志田先生研修人物画,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和省部级美术展览中展出或获奖,许多优秀作品被民族文化宫等艺术馆收藏,部分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选集》、《现代中国绘画》、《中国美术名家作品选》、《全国梅兰竹菊作品集》等数十本画集。年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中国画五人联展”,年在山东潍坊举办“故乡情”个人画展,年在潍坊市举办“赵志田工作室师生画展”,年在山东昌乐国际宝石节举办“北京四人国画展”,出版有《郭银明画集》、《郭银明国画作品》。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赵志田工作室画家。

形象化的乡土记忆

——读郭银明乡土风俗系列组画

王星营

乡土,乳名一样亲切的名字,母亲一样肥沃的词汇。

所有的奇迹、所有的美,都诞生在这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发生在这里。每一丝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深深打上它的烙印。

郭银明先生的这部乡土风俗系列组画,由五个部分《童年趣事》、《故乡情怀》、《大地之恋》、《风俗遗韵》、《陈年琐影》组成,每一部分11幅画,共55幅画。可谓一部真正的大作巨制。

先生嘱我为他的画写点什么,并不是因为我的水平高,而是因为我们诞生于同一片乡土,曾经在同一片乡土上生活成长,共同经历过画中的童年、见证过画中的故事、亲历过画中的岁月、生活在画中的风俗里、有着同样的乡土情怀。

这55幅画,我反复的看,反复的阅读,反复的体会,反复的领悟,一遍又一遍,唯恐有什么漏读和误判,直至这55幅画把我的记忆碎片串联起来,把那个年代、那段岁月、那段历史弥合成一个完整的时空,所有的文字才逐渐的凸显出来,落在纸上。

其实,这55幅画里,有我的乳名,有小伙伴们熟悉的身影,有亲切的乡音,有父亲喊我回家的呼唤,有母亲怀抱温暖温馨的气息。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乡,山东昌乐。而这55幅画,就是昌乐形象化的乡土记忆。

昌乐盛产西瓜和蓝宝石,也盛产伟人和名人,南北朝时期可比诸葛孔明的前秦宰相王猛和“古今第一”山水画家李成就是其典型代表。所以说昌乐地灵人杰是名副其实的,它不仅是东夷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域内营丘还是姜太公开疆拓土建立齐国的都城。姜太公还在此创立了辉煌的齐文化,至今昌乐人的血液里还澎湃着达观向上、勇敢诚实的齐文化精神。

所以,郭银明先生这组系列画的创作,既是一次文化寻根活动,也是一次民间文化抢救活动,对于保护珍贵优秀的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民间故事,以土为根,从茅舍陋巷走来,从田间地头走来,从集市羊群中走来,从村舍水塘边走来,一脚泥,一身土,是民间故事的样子,也是乡土文化的样子,充满乡音、乡情、乡趣,饱纳民间历史文化精华,既有下里巴人的本色,又有阳春白雪之雅趣。郭银明在整篇系列画的构思、创作过程中,是经过精心筛选和编程的,循着年代的脉络,渐次展开;按不同乡俗类别,分篇绘制。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既细致完美地保留了乡土生活的原汁原味,选取的场景细节和篇幅构成,又各具有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和形式的典型代表,没有写成简单的编年史或大事记,只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过人心的那些民间往事。基本全面、深入、形象、系统地反映了昌乐五六十年代的真实生活风貌。

记得当年家乡的村子里物质生活贫困,文化生活更匮乏,一年到头没啥娱乐活动。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没有图书和报纸,一到农闲季节,小朋友们聚到一起,主要玩耍的几项活动,男孩子就是“把咕噜”(摔跤)、捉迷藏、上树摸家雀,女孩子是踢毽子、跳房子等,“叼小母鸡”(老鹰捉小鸡)和放风筝,则是男孩、女孩都可以玩儿的游戏。假如谁搞到了“小人书”(连环画),那就像得了宝贝儿,一定会把好朋友叫到一起分享。那种兴奋、那种如饥似渴、那种迷恋,至今刻骨铭心。看新媳妇、过春节自然是最渴望、最开心的。因为看新媳妇闹新房,能要到喜糖吃。那个时候能吃上一块糖,可是比现在吃上一口蜂蜜还甜的事情。过春节,放鞭炮、穿新衣、吃到白面水饺、馒头和肉,几乎是一年中仅有的好事,甭提有多幸福、多享受!所以那时候天,天天盼着过年。郭银明的《童年趣事》,再次勾起我心酸、快乐、美好又永生难忘的童年记忆。

挖猪菜、拾柴禾、推碾、拉磨,是我小时候最不愿意干的几项活。挖猪菜、拾柴禾,父母是给定了量的,完不成回家会挨数落,甚至打骂。因为那时候大人上坡干活,粮食、柴草缺乏,猪吃的和人烧的就靠家里的小孩子去打捞、去完成。而大家都一样,所以野菜、野草几乎是很难寻的,十有八九完不成任务,挨数落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至今想起来,还是蒙蒙的。推碾、拉磨,是转圈圈的活,而且往往在早上三、四点钟起来干。那时候睡的正酣呢!没办法,大人早上六点就要集体下地干活,七点我们也要上学读早自习,我们吃的面粉、煎饼,就靠碾压、磨拉,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磨面机。眼还没睁开,就在那里转圈圈,经常转着转着就睡着了。现在想起来,头还晕晕的。

但那时候也有特别喜欢干的事,譬如赶大集、送公粮、摘西瓜等等。赶大集总能跟父母赖点儿好吃的,甚至还能听上说书的,就是听那些叫卖声,也感觉特别热闹、特别有趣。摘西瓜就更甭说了,几个小朋友凑一块儿,偷着吃几个瓜,大人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我们饕餮一顿,美得要死。跟着送公粮是十分兴奋的事儿,一是能坐马车,二是给国家交粮食,对我们小朋友来说都是美差。晃晃悠悠的感觉和为国家做贡献的感觉,都是极其美妙美好的感觉。

如此多的乡情、乡趣、乡俗,郭银明先生通过他的画笔一一原汁原味的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再一次回忆起耕读文明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炊烟袅袅、泥土芬芳的时代。

其实,那个时代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污点。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过去几千年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大地是我们的根,天人和一是我们的魂。

注重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青山绿水的记忆。再现农耕文化、乡情村史、风土民俗、乡土记忆、乡村生活等多样化形式,展示一方水土、社会、经济、人文等乡村风物与生活的空间,饱含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在城镇化迅速推进、乡土文化不断消亡的历史进程中,郭银明以乡土风俗画的方式留住了家乡的历史文化血脉,也书写了精彩的个人史。每一幅画都是一颗晶莹的蓝宝石,散发出独特奇异的光芒,它们共同串成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册页。

这些画,是多少年生命足迹的印记,既有历史文化内容,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特点,既蕴含深刻的人文性而又具备最佳讲述艺术性,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它不仅传达了一种对根祖文化和历史文明的深度思索,对生命的咏叹,对民族情愫的珍爱,也是对现代理性精神的探求。它引领我们进入到农耕文明的历史风云之中,去体验昌乐人民的生存与信仰,体验这片土地的博大深厚和这片山水的神奇魅力,认识昌乐人民的顽强和智慧,感受乡人的坚守、笃定与崇高。

这种形式,也算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祈祷和祝愿吧。

本文编辑/刘庆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3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